231.第231章(修)

大明武侯. 故筝 1980 字 4个月前

“可你知道你父亲吃过多少苦吗?”

朱允炆又是一愣。

“他五岁时便有宋濂等名儒为其师,授其经学。十三岁时,你皇爷爷令他赴临濠祭拜祖墓,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十四时,你皇爷爷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于他。你可知那时太子宾客都是何人?左右丞相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廖永忠,孙兴祖,耿炳文,邓愈,汤和,刘基,章溢等人……你皇爷爷出征时,便是你父亲监国,各将军丞相辅佐。更有名儒与伴读,朝夕向他教授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如此磨砺数年,你父亲至三十岁,方才娴熟政事,遇事能得妥当处理。”

“而你虽也幼时便有名师教导,但所学皆乃纸上谈兵,而无实际经验。你长到十三未曾离开过皇城不说,光是应对朝堂大臣,你就已然缺乏不少经验。总有名儒在身侧,但个个都是空谈将军,实战小兵。那有何用?多大的能耐,便要担负起何等的重任。你比之你父亲尚且不足,何况与你皇爷爷相比?偌大王朝,本就是你之力难以撑起的。你即位以来,倒也勤勤恳恳,积极纳谏,可为何变成这般模样?不过是本身有所欠缺罢了。你既无荒淫无道,又无暴政严苛,为何会觉无颜面存活下去?若你就此生了死志……”

陆长亭顿了一下:“你父亲在黄泉下方才会觉得无颜面。”

朱允炆怔怔地站在了那里。

“放下有何难?抛开那些朝臣在你耳边的谏言,放下有何难?”

“可是……抛不下了。”朱允炆眼眶微红,“他们不会愿意投降于四叔,他们会以死明志。他们若为维护我而身死,我又焉能苟活?”

“你的性命是谁给的?”

“父母……”

“你的性命乃是孝康帝和皇太后给予的,你是孝康帝同洪武帝一手抚育长大的。你的性命难道是这些朝臣给的吗?他们忠君爱国,固然可敬,但你要拿你父母给的性命,去为他们的风骨殉葬吗?莫忘了,这才不过建文二年。你父亲与皇爷爷才走了多久?你敢下黄泉去面对他们吗?你确实不适合做皇帝。你的所想所为分明还很幼稚可笑!”

朱允炆面色先是转白,而后涨红了起来。

最后又归于一片惨白。

“……你说的不错。但世间于我已无亲人,若四叔夺位,也未必能容下我?不如赶在四叔来之前,死个干净。”朱允炆说着,解下了腰间铜钱,牢牢握于掌心,“多谢侍郎陪我数日。”

陆长亭忍不住皱眉。

这人怎么就这样拧呢?

陆长亭一把扣住了朱允炆的手腕:“皇上既然扣留我数日,今日便由我来扣留皇上吧。”

朱允炆愣了愣,挣扎两下愣是没挣扎开。陆长亭常年习武,衣衫之下薄有肌肉,如何是朱允炆的力道能比得过的?自然只有被陆长亭牢牢扣于掌心,不得动弹。

“侍郎!”朱允炆惊叫了一声。

陆长亭面无表情地抬起手来,直接将朱允炆劈晕了过去。

外头的宫人们一无所觉。

他们只当朱允炆还在与陆长亭说话。

时辰一点点推移。

外面突然吵闹了起来。

尖叫、惊呼混杂一处。

“嘭”的一声,殿门被撞开,高大的身影身着甲胄,手提盔甲,大步朝陆长亭走了过来。

“长亭。”“四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