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封恺没回答,不过低笑出声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他是个机灵人,不可能在相处时让他非弟感受到任何不舒适,于是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向别处。

“既然赚钱,若是有机会,也请非弟照顾一下我雍西关将士和百姓呀。”

“边塞苦寒,胡骑连年犯边,生活比原已然难上百倍。非弟之前放出豆腐和火炕,已然给不少人家找到了新的生计,今冬城冻死民户少之又少,水泥和陌刀之功更不必说,我代封家和边军谢过宁矩子之恩。”

说着,封大公子忽然站起身,对着宁非行了个大礼。

宁非愣住了。

当初放豆腐方子的时候,他的确是有改善民生的想法,但他没想到,身为军事主帅的封恺竟然也会关注庶民的生活。

他一直以为,像暮野兄这种高高在上的世家公子,都是封小弟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孩子差不多,喊着“何不食肉糜”。

同一个爹,同一个娘,竟然不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没什么好怪的。

封小弟是幼子,又是个十来岁的二少年,一开始娇生惯养很正常。可他爹封大都护是个很接地气的人,宁非几次接触下来,感觉封伯晟性情豪爽,粗有细,为人却不怎么摆架子。

至少对他宁非没摆过架子,封大都护本人有点糙,也不怎么讲究繁缛节,否则也不会把小儿子打发到乡下收猪相猪了。

说起了,封小弟虽然之前有点二,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乖乖听话的五好少年,更难得的是这孩子还保留着赤子之心,对认定的朋友掏心掏肺,可见封家一家子人的家风和教育都是没毛病的。

这样的合作伙伴,应该可以放心吧。

想了想,宁非忽然正襟危坐,神情变得郑重。

“封大公子。”

他忽然改变了称呼,这让对面同样正襟危坐的男人眸光微闪,唇角的笑意瞬间消失。

宁非停顿了一下,伸手指了指自己身上的棉布衣。

“可知我这棉布哪里来的?”

封恺回答。

“是织机织出来的吧?非弟这布细软绵密,想来应该是颇费功夫。”

这个结论,宁非不置可否。

他从炕台的书架上取下一个桦皮本,放在封恺的面前。

“迄今为止,我墨宗只买了一批布,共230匹,被阐宁彭氏的管事一笔买走,出价300金。”

“当然,这次是遇到了个冤大头,以后未必能赚这样多,但翻二倍或是三倍绝对没问题。”

封恺翻开账簿,下一刻,千军万马亦从容的男人,也忍不住眉头跳了跳。

见此情景,宁矩子笑了。

“今日布坊发薪,封大公子可愿随我一看?”

封恺点头,合上账本。

“自然是愿意。”

他站起身,脸上的神情竟然十分认真。

“还请非弟带路。”

带封恺参观布坊,也不算是宁非的一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