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四章 明月共潮生(5)

新的旅客登船,也有新的消息送上来。

他在头等舱的休息室里,和人闲聊,说英法德的战况,说美国还在保持中立。休息间有人送了下午茶来,他喝着,听到两个日本人在说山东。目光扫过去,那两人见傅侗文听得懂日语,还以为他是日本人,笑着点头招呼。

“上海人,在抵制日货,”其中一个说着,“我在想,我在那里的生意。”

“我们出兵出力,在山东打德国人,德国人的利益自然该归属我们,”另一个嗤笑,“无用的,海那边是欧美,海这边都会是我们的。”

傅侗文听着,却又仿佛没听到,仍旧在和身旁这位杜邦公司的股东低声聊着。那个人懂一些日语,约莫知道在说日本强占山东的事,和他用法语说:“资本的世界里,不要拘束在一国,要当作一盘生意来做。”

傅侗文微笑着:“我们租出去的土地,太多了。”

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青岛、大连、重庆、杭州、苏州、厦门、镇江、九江、鼓浪屿香港、澳门

这些战争财的资本家们,是无法理解中国人的心的。

租界,或是租借,都是钝刀子剜心,死不了,利刀子剁手脚,也死不了。

国破山河在,人就在。

可当山河也破碎了,人去何处?土地,是绝不能失去的东西。

雪茄、葡萄酒、水晶杯,资本家、蠢蠢的贵族妇人和小姐。

这便是他在游轮上生活的另一面。

傅侗文很会说情话,英、法、俄文都运用自如。他曾和谭庆项说,逢场作戏,纸醉金迷,就像他在北京城里,权色财,你总要图谋一样,才能让人去接近你。

他从下午茶到晚餐都和这些人在一处,差不多到八点,人不舒服,先告辞,去了一等舱。

谭庆项的女朋友在房里洗澡,他闻着满屋子香腻的脂粉气,更不适。于是,两个男人到公共甲板上去,在露天的地方坐着。

难得没雨云,甲板上也有不少闲杂人。

他这里,是单劈出的一块,给头等舱客人的。这个点,上头的男人们正在雪茄烟气里侃侃而谈,不会来此处。是以,只有他俩在。

谭庆项这两日,也听到日本借口要对德国开战,举兵攻占了山东的消息:“我就不懂,我们为何不开战,只要我们对德宣战,山东就能理所当然地拿回来了。”

“是提出要参战,被国际上驳回了,”傅侗文又去摸谭庆项的裤子口袋,摸出纸烟,倒出来一支,将自己带来的火柴盒打开,嗤地一声,划亮了,“我们中国人想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战,却还要征求全世界的同意。”

他极少自己点烟,没经验,不晓得用手围着护着那摇曳火光。

海风一过,火苗灭了。

剩下黑漆漆的一截火柴头,在掌心里笑话着他。“这样不是个办法,我们是一定要参战,不参战,永远也没有说话的权利,”傅侗文将它折断,扔到海里去,“庆项,十多年了。你说到哪一日,才是个头。”

到哪一日,家国可安。

说到这地步,谭庆项不再顺着他去抱怨。

“你在这船上,还是要尽量宽心,”谭庆项说,“这几日难得好些。”

傅侗文摸自己的前胸,左肩,还有左臂,都不是很对劲。又摇摇头,懒得说。

看谭庆项的样子,又要啰嗦。

他谈兴索然:“你去找你的女朋友,我乏了。”他也要去看自己的佳人了。

八点半,傅侗文回到房间里。

四下里都是暗的,唯独洗手间有光。有淡淡的一个人影子晃在玻璃上头。

沈奚正在洗头发,洗手间的门被傅侗文推开时,她惊得将满是白泡沫的两手去挡着:“你快出去”长发被白沫子堆成一团,湿漉漉的。因为怕弄湿了衣裳,她就把浴衣穿在了裙子外头,长袜脱了,光着两条腿,也光着脚。

总之很狼狈。

她不洗澡就不锁门,因怕他真有事,会推不开门告诉自己。

同住这些日子,他从没在洗手间有亮光,又关着门时候进来过,她想不到,也料不到。白沫子下的一张笑脸窘得通红,支支吾吾地,用肩将他顶出去。后背压着,关了门。

傅侗文的衬衫袖子上,沾了泡沫,立在门口,将泡沫捻在指上,一笑。

隔一道门,他将把椅子拉到门外头,坐了,看着门。

影影绰绰的一个女孩的轮廓,在眼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