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古代二十三点都不友好:

名士 雾十 3187 字 6个月前

唯有一句you而已。

官场恶意和心疾病魔,在王济看来是能够相通的。卫玠改变不了他生来就弱的体质,那么他就该因此而放弃潇洒的人生吗?不!凭什么?!

划船不用浆,扬帆没风向,因为我们这一生,全!靠!浪!

咳,最后这个是卫玠自己脑补的翻译理解。

不管如何,卫玠都觉得这是他二舅难得的至理名言了。阿拉伯语中有句谚语,大意是说只有经历过创伤的人,才容易变成智者。这话在王二舅身上也有所体现,虽然他还是个中二病,却也是有着自己独到人生哲理的中二病。

“谢舅舅没赐名兰儿之恩。”卫玠郑重其事的道谢,他小名要是叫兰儿,他肯定分分钟删号重来!

拓跋六修:【……所以你觉得你舅舅的智慧点在这里?】

“对吧,还是小娘好,这可是我派人多方打听、到处取证,经过数个对比之后,才得出的最能护你周全的民间偏方,俗称贱名好养活。”

“……”原来外祖母的突发奇想是始自于你吗?亲情的火苗灭了!我跟你说,灭了!

王二舅一脸诧异,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好好的,卫玠就突然翻脸了。唉,小孩子的脸,二月的天,说变就变。也就我这个当舅舅的能忍了,我可真棒~\\(≧▽≦)~

……

车队在紧赶慢赶之下,终于在天黑之前,进入了北邙地界。

北邙又名太白原,是崤山山脉的支脉邙山的一部分,东西绵亘几百里,为洛京北面的天然军事屏障,也是好几朝帝王、名臣文人的埋骨之地,有点类似于八宝山的意义。韩愈曾作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后世民间也一直都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的说法。

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这里就是个坟堆。

卫玠真心想不通,他舅舅的心到底是有多大,才能把自己的别苑建在陵区,哪怕是适合建帝陵的风水宝地,也架不住它就是个墓地的事实啊!

王二舅倒是一点都不介意,他给卫玠介绍北邙介绍的特别起劲儿:“看看看,往北边走,中段就是东汉五陵,光武帝刘秀知道吧?他的原陵就在黄河滩上,枕河蹬山,独一无二。东段是曹魏一陵,古树遍地,绿色苍翠。从旁边取道就能到咱们宣帝、景帝和文帝的长眠陵寝了,据说今上的陵寝也已经修建完毕。你想去看看吗?”

“……”我对参观活人的坟墓没有任何兴趣,谢谢。

“还有各种皇族、大臣的陪葬墓地哦,舅舅的墓也已经画好圈了。我特意要求了一块风景最是秀丽,能将山川河流都踩在脚下的地方。”

为什么你可以在这个年纪,就毫不避讳的说出这种事情?!我该感慨你不愧是魏晋名士吗?卫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但王济却在继续充满期待的看着卫玠,示意他说点什么。

“恩?”卫玠抛出了个问句。

二舅果然顺着台阶就下来了:“要不要来和舅舅当邻居?”

“……”所以你安利了半天,其实是在和我推销墓地选址吗?卫玠只能小心翼翼道,“我大概会和阿娘、阿爹一起?”

qaq安利失败的舅舅有点心灰意冷,为什么连走卫玠的路线都走不通呢?死后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