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古代三十六点都不友好:

名士 雾十 3208 字 5个月前

常山公主安静的面容,一半在烛光下,一半在阴影里,不喜不怒,她只是问:“决定不和皇兄闹别扭了?”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王济笑道。

王济真正想说的是,他辞去官职后,总觉得事事不顺心,人人都跟他有仇,他以前总想不通为什么,如今才渐渐意识到,因为别人根本不怕他发脾气啊,他生气了又能如何呢?顶多是砍个李子树。而等他忍到位高权重能砍人的时候,他倒要看看谁敢再给他气受!

就像是兄长王尚还在时那样,整个太原王氏上上下下,有谁敢挑衅王尚的权威?哪怕王尚看上去是那么温润如玉好说话,但只要是王尚决定了的事,他们这一辈中就不敢有不同的声音。

王济想变成他兄长那样,不止是在王家,在朝堂上也是!

常山公主就像是完全不知道王济在想什么一样,只是附和着王济的话说:“是啊,你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还闹什么呢?”

“就是……”

“恩?”

万事俱备,只欠和峤配合。王济有些踟蹰:“姐夫会愿意吗?”

能对王济砍李树一笑了之,和在被砍了李树之后还帮王济造势回朝,这两件事之间绝对隔着n个北邙山。

常山公主长叹一声:“你是在告诉我,你想了这么多,其实是在空想吗?”

“不!我会努力的!”不就是让和峤真正的原谅他吗?他一定会做到的!

常山公主笑了,决定不再为难王济:“小娘没给你吗?”

“给我什么?”王济一愣。

“王濬冲家李园的地契。”

濬冲是王戎的字。之前介绍过了,王戎与和峤是西晋两大著名葛朗台,王戎有好李,卖李还钻核。和峤家的李子树,就是想办法从王戎家得到的。没介绍的是,王戎出身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之一,如今在朝为官,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太原王与琅琊王,虽然是不同的两个世家,但毕竟姓是一样的,关键时刻总会守望相助。”常山公主这话说的好听极了。

但事实上,同样的王姓世家,总是要争个高低的。如今两家旗鼓相当,其实暗地里谁也不服谁。不过两家小辈倒是按照长辈嘱咐,时常走动往来,王济的清谈会就请了好几个琅琊王家的人。两家算是一个比较纠结的相爱相杀的关系。

“王戎怎么会把李园的地契给你?”这简直是要了王戎的命。

“令淑与王戎的母亲有些交情。”王戎最大的软肋,就是他的老母。虽然世家子大多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却很少有像王戎那么孝顺的。

这种很私密的内宅事,常山公主和王氏本不该知道,但谁让卫老爷子有外挂呢。

“王戎死孝,和峤生孝”的典故就在《晋书》里大大咧咧的写着,而王戎的老母还有一年就要去世了。试问,在这种时候,给王戎的母亲送去能缓解她痛苦的良药,只求买下王戎名下一个李园,王戎又怎么可能不同意?王戎可不止一个李园。

事实上,小气的王戎难得大方的表示要白送,但王氏坚持要给钱,超出了市面上很大的价值。王戎自然是心满意足,两家皆大欢喜。

地契在今天常山公主与卫玠入京时,就由卫璪给送了过来,交到了卫玠手上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