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狼皇 爱吃辣鸡粉 2342 字 2022-08-28

砖窑盖好不能马上用,前一天造好的砖坯也要多阴几天才能烧,接下来,萧云便开始忙活烧砖的燃料准备工作——他没地儿找煤炭去,烧制时间太长的砖窑必须多存点耐烧的燃料,富含松油松脂的松树树枝无疑是最好的木柴。

于是叫上挖地基挖得苦不堪言的牛角,领着一帮苦力浩浩荡荡地赶往原始丛林……不需要砍树,只要捡拾多年自然掉落的松树枝捆起来一捆捆地拖回部落就行。

到了丛林外围,青岩一下子活跃起来,上蹿下跳地……给萧云弄来两皮袋的松果。没办法,都这个天气了,枝头上不可能还有野果。

两天时间跑了六、七趟、拖回来小山般的松树枝,萧云检查了一下阴干的砖坯,便决定……开始烧砖。

把砖坯垒到砖窑里也是个技术活,学一下就能上手的除了青草就只有青岩,至于应该来说很聪明的大河……她还是要多花点时间来理解为啥砖坯摆放要留过火的空隙、为啥有的地方不能摆砖坯……所以说聪明有时候不见得是好事,青草知道要咋干就直接照办,她的话,还爱琢磨下所以然。

呃……其实萧云自己也不敢说他选择的摆放砖坯的方式就是正确的,因为土法烧砖,怎么摆砖坯、留过火的空隙都是讲究专业素质的技术活,要想烧出古人爱用的青砖的话,还有个水蒸气降温的骚操作……不过反正他只要能烧出红砖就算万事大吉,填进砖窑的砖坯也够多,只要烧出一半的成品就绰绰有余……

装好砖坯开烧,与烧陶不同,砖窑的火力是可以直观观察到的:留出的T形火道下部是留空的,将燃料送进去、开始燃烧后,摆放的砖坯留出的过火口也能看见火焰有没有烧遍整个砖窑、火力均不均匀,毕竟烧砖不像烧陶那样追求高温、强调密封性,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就是通过肉眼来观察烧砖的火候是否足够的。

从火道和窑壁上的火口看见窑洞内红彤彤的燃烧景观,萧云还罢,其他人皆大为赞叹……这也算是老土法烧砖技术的震撼之处,就算是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看见这种古老砖窑的燃烧情况也是要掏出手机拍个照的……

当天晚上的大锅饭,族人直接不烧篝火,围着砖窑开吃……一是省燃料,二是看稀罕,反正砖窑的热量是会外溢的,坐这也暖和。

砖窑中的火持续烧了一整夜,这个过程中萧云几乎寸步不离、仔细观察着火道口能看到的砖坯形状,他没有烧砖老师傅的经验,一切只能靠自己用肉眼观察,反正他不懂什么水冷、蒸汽降温技术也不需要烧出有欣赏价值的青砖,只要保证能烧出红砖别变形可以用就行。

古人低温(800度或以下)烧砖要烧三天,萧云觉得他这个砖窑怎么也不可能低于900度(放入无聊中捏的泥胎煅烧,较薄的泥胎陶化的速度作为参考),在烧了一昼夜后,萧云便停止送入燃料,让砖窑自然降温。

又是小半天的等待,以手触摸砖坯不烫手后开展出窑工作。所谓功夫做到家了能不能成就看老天爷,到了这个地步萧云也不谈什么紧张不紧张的了,很平常心地钻进去搬砖……搬出来的砖块还带有余温,整体泛红,表皮粗糙、压手、有一定致密性——真正是一块标标准准的现代街头斗殴神器、战无不胜的板儿砖!

第20章 .天然饲料

大雪降临之前,最能体现草原上的部落人力财富的, 是部落外堆集的牛粪、柴火, 和供应牛羊越冬的干草。在长达四个月的漫长冬季中, 若部落储存的牛粪柴火不够、不能保证供暖, 族人就会冻死,若干草草料准备得不够充分,牛羊就会饿死。而无论损失族人还是牛羊,都会对部落造成打击。

今年的雪狼人部落在牛粪柴火上的需求不如往年那样紧迫, 草料还是需要尽可能地储存的,在萧云烧陶的期间, 负责放牧的族人们已蚂蚁搬山地搬回来一摞摞、一捆捆的干草,成垛堆集在部落外的空地上。站在泥砖房正门朝左看,部落外西北面的平地, 如蘑菇般紧密林立的草垛一望无际, 这都是族人入秋以来辛苦收割晒干再拖回部落的劳动果实。

不过……这些草料是否足够让部落的牛羊越冬, 萧云实在是没多少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