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商户子弟大多狡猾,附利之辈,顽劣至极,不可雕琢,不如贫寒和书香学子努力,人力有限,与其浪费精力不如教导更有潜质的学子。”

一位儒生站出来表达意见。

林泽点头微笑,

“这位说的没错,商户自己确实如此问题多多,但林某有句话想问,难道这就是大家不愿意认真教导商户子弟的原因?”

众人面色一愣。

“在开私塾以前,我也与大家如此认为,但是收了这几个商户学生之后,林某才发现最大的问题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儒生自己。”

“我这12个学生里面有9个是商户子弟,他们曾经都在上私塾前聘请过先生,3岁就开始启蒙,一对一教导,可到现在为止,七八年的时间,基础的学字《三百千》他们都还认不完。”

“就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还是因为他们资质愚笨?不,都不是,这是因为他们请的那些先生都是不负责任,混日子的东西!”

“就因为他们是商籍孩子,那些人从不认真教导,孩子稍有不懂就只会说朽木不可雕,而从来不会告诉他们错在哪里,正确引导,仅仅是因为偏见在先……但没有认真教过又怎知这些孩子真的不可雕琢?”

说到这里,林泽深吸一口气,环视众人,最后道,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我说再多你们也觉得我在信口雌黄,仍旧看不上这些商籍孩子。那不如这般,今日我正好带了我的学生过来,随便从他们里面挑一个,在他们目前所学范围内,你们出一道题考,然后我的学生再出一道题,考你们如何?”

“有趣!”

这次开口的是一直坐在位置上没有说话的段县令,表情十分感兴趣。

既然县令都说了,大家还有拒绝不应的道理嘛。

江老摸着胡子点头,也饶有兴趣,“那大家就随便挑个孩子出来看看吧。”

众人闻言,也不啰嗦,不少人还真挺好奇说了这么多的林泽到底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商户学生难教不可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果商户孩子当真不错,放下偏见以后收几个好苗子也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