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拿着戒尺围着一群孩子来回转悠,吓的几个孩子不敢稍有停歇。

在这些孩子旁边还有几个年龄大的孩子,这些孩子正拿着毛笔在练习书法,郭大路推门进来之后,院子里的人全都被惊动,齐齐向他看来,孩子的读书声也同时停歇。

“郭大路?”

拿着戒尺的山羊胡老头吃了一惊,“你还敢来?老夫珍藏的百年好酒都被你偷喝光了,你赔我的酒来?”

老头气势汹汹向郭大路迎来,“你个臭小子,来我这里一趟,连我的学生都让你带坏了,你还有脸来?”

他拿着戒尺对着郭大路的脑袋就抡了下来,“天厌之,地厌之,人厌之!”

这老头手中戒尺在打向郭大路的时候,陡然幻化成一团光影,瞬间笼罩了郭大路的全身,“教不严,师之惰!我替你老师教训你一顿!”

郭大路双手抱头猛然一窜,已经脱离了戒尺幻化的虚影,“赵老夫子,别打,别打!我是来给你们送好处来啦!”

第二百零六章 找演员

嵩阳书院也算是武林一脉,当初书院里出了不少厉害人物,无论是程朱理学一脉,还是陆九渊心学一脉,都有不少人在这里求学练气,磨炼身心。

嵩阳书院在隋朝就已经建立,当初是道观,多少年之后又被改为寺院,随后又被改为道观,最后才成为书院。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成了儒道释三教必争之地,三教势力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直到程朱理学确立之后,这个地方才终于被儒家牢牢把持,主人不再更换。

只是建国以来国家提倡新学,要求打倒儒学,打倒孔家店,打倒程朱理学,是以全国四大书院在时代的冲击之下已经没落,真正来书院学习儒家正统文化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少。

嵩阳书院因为是儒道释三教轮转之地,这里的儒生因为传承的原因,流传下来的武学也是三教杂糅而成的武学,有佛门的架子,又有道门的影子,还有华夏最正宗的古拳法的理念,可谓是博采众极有儒家特色的功法。

单论在武林中的地位,嵩阳书院并不比少林寺低,反倒高出那么一点,若是论社会地位,历朝历代的嵩阳书院更是少林寺要高出不少。

毕竟在之前的封建王朝里,儒家为天下正统,这书院又是理学的圣地之一,自然被当朝士子弘扬,少林寺在整个帝王时代根本就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