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要不是在电影里穿插了喜剧元素,估计也不会有如此惊人的票房。

相对于严肃剧而言,喜剧电影更为广大观众所喜欢。

在拍摄这部《城市猎人》的时候,郭大路特意让陈龙将这部电影的漫画版看了几遍,多多琢磨主角的脾性,在写剧本的时候,写的详细无比,几乎写成了一部小说了,看剧本之后,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的形象,基本上都在演员的脑子里立了起来,又加上郭大路的再三提点,陈龙、郭云霞他们几个脑子也不笨,虽然上学读书不行,但搞别的事情却比一般人都要聪慧多了。

这部戏刚开始拍的时候,是在游轮里拍摄的,当时郭大路就在游轮上,基本上每一个镜头的拍摄他都参与了其中,待到黄波涛领着剧组去影视城补拍镜头的时候,整部电影的打斗风格已经完全被众人熟知,他们只要继续保持下去就行。

待到拍完让郭大路过目的时候,郭大路发现这里面有些打斗动作都是庞宝与陈龙两人一起设计的,效果很是不错,看来两人此时也已经有了点自己的想法,并不拘泥与自己设定的框架之内。

两人有这种进步,正是郭大路想要的结果,自己把他们扶持出来,牵马送几步,是龙是蛇就看他们自己的了,当然,要是真的不成,到时候自己再援手也不迟。

因为有郭大路的要求,陈龙在这部戏中初步确定了自己在荧屏上的打斗风格,那就是尽量以搞笑动作为主,善于用身边的道具来做辅助,同时尽量压制自己的真实实力,尽量使自己在荧屏上的形象更为贴近会格斗术的普通人,而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拍电影是拍电影,真实打斗是真实打斗,必须要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来才行,这一点,郭大路已经对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用真功夫,但要看具体场景,一切以照顾剧本为主,而不是特意为了表现自己的功夫。

就像郭大路,他要是真的全力出手,一拳都能对手打爆,怎么可能会全力出手?

这次与陈龙对决的反派角色,是一名粗通拳脚的老外演员,两人真要是打斗起来,陈龙一招就可以干掉他,但为了剧情需要,两人必须要势均力敌才行,而且还要被这名反派虐打一阵,最后才能翻盘。

这种情形要是放到传统武学大师身上,他们绝不会饰演这个角色,可陈龙此时已经把自己的当成一名影视圈的演员,对于这一点倒是毫无顾忌。

连郭大路都能在剧中说死就死,他又有什么豁不出去的?

因此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陈龙极为放得开,这样一来,神情动作都做的非常到位,为整部电影添色不少。

如无意外,这部戏上映之后,口碑应该不会太差,有了自己打斗风格的动作演员,想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