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俄国作家契科夫的代表作品之一,此人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行文幽默,笔法辛辣,语言朴素简洁,对社会的洞察力极强,写出的文章对社会现实丑陋的揭露批判,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篇文章里讲的故事极为夸张,故事的开头,一个小职员在电影院里打了个喷嚏,按理说,这打个喷嚏并不算什么,只不过喷嚏有点大,喷溅到了前面一位观众的头上,而这位观众偏偏就是一位将军。

其实要是按照正常行为,别说前方是一位将军,就算是一位总统,这也算不得什么事情,打喷嚏么,生理现象,即便是喷溅到对方的头上,那也不是故意为之,实在没有必要放在心里。

可这是对普通人而言,要是对于官场上的小心谨慎的小职员来说,难免会有点心头惴惴的惊惶之感,患得患失,妄加揣测。

而本文中的小公务员心理比常人更是加倍的敏感多疑,本来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在他的心里却成了一件大事情,然后他开始了对将军自以为是的道歉,一而再,再而三,终于把将军惹怒了,最后大骂了他一顿,让他滚出去。

可想而知,连一个喷嚏都惊吓的好几天睡不好觉的小公务员,现在被愤怒的将军骂了一顿之后,是会多么的惊恐。

等他浑浑噩噩的回到家之后,又惊又怕,就死了。

这个故事让人看完之后又吃惊又好笑,广大网友们都感觉郭大路这写的也实在是太夸张了,但在好笑之余,却也令人深思。

因为这个故事虽然好笑,但在现实中却有这其普遍的原型。

这篇小说写的是普遍的社会心理,而不仅仅是对等级制度的抨击。

一个社会地位不高的人,对于上级的畏惧心理在今天的多数国家还是存在的。官场是一个盛行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地方,下级常常会对上级怀有战战兢兢的心理,生怕一不小心做得不周到触怒了领导。事实上这是我们人的一种奴才心理,是民主意识低下的表现,特别是在华夏这么一个官本位的国家,这种现象当真是普遍存在,甚至真的被上级给吓死的官员也不乏存在。

这故事虽然可笑,但仔细想想,去能慢慢品味出其中的悲哀气息来,这是一种甘当奴隶的时代,而且还是一种“甘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越想越让人产生一种骨子里的伤感。

只要你生活在世间,就少不了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来求人,而一旦求人,自己就把放到了卑微的地位上了,这时候就只能看对方的脸色行事,少不了诚惶诚恐的心态,一点小事都要反复斟酌,生怕触怒了对方,或者令对方不悦,这与书中的小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因此在这篇《小公务员之死》发表之后,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郭大路这是在写童话故事,都在下面嘻嘻哈哈的留言,但过了几天后,留言慢慢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大家开始渐渐体会到了这篇文章的深刻性。

“我收回之前的玩笑话,初读这篇小说,我只是觉得好笑,而且我还当成了一个童话故事讲给了我的儿子,可这几天不知怎么的,这篇文章一直就留在我脑子里浮现,好像中了什么黑魔法似的,搞的我不得不将这篇文章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然后忽然明白了很多东西!我发现原来我自己就是里面那个可笑的,诚惶诚恐的小丑,区别只在于他被一位大官吓死了,而我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