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了后来,日子越来越难熬,人也就越来越焦躁,一心扬名立万,这才要挑战黄飞鸿,就是想要打出名声来,能在佛山开馆收徒,将严家功夫发扬光大。

这人只是一名江湖上的武夫,有道德操守,但是容易被外界动摇,到了穷疯了的时候,一切的仁义道德也就会抛到脑后,成了为虎作伥的伥鬼。

这部片子里,为什么黄飞鸿被成为侠士,那就是因为他武德好,做人有底线有原则,不做亏心之事,这才是侠者之风。严振东与黄飞鸿这么一比,高低立显,即便他功夫高过黄飞鸿,也是令人不齿。

但这个人恰恰是很多普通人的写照。

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到严振东的位置上时,你就会觉得坚持底线原则是多么的艰难,生活会逼得你不断将自己的原则与底线放宽,直到你成为一个自己一开始讨厌的那种人。

在这部电影的背景中,正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火器已经大规模启用,武者最后的辉煌也即将消失,功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武者的悲哀,这种悲哀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看,就显得愈发的令人心酸。

就像严振东临死时对黄飞鸿说的话:“黄师傅,我们功夫练的再棒,也挡不住洋枪!”

他的遭遇将西方科技进步与东方的故步自封而导致落后的时代悲剧,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这也导致了黄飞鸿终于肯接受西方新事物的思想转变,也不再排斥穿西装皮鞋的装束,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进步。

唯有进步才能自强,故步自封,只能越来越落后,最后被时代的马车抛弃,成为历史的尘埃背景。

《黄飞鸿》这部电影好就好在这里,他不再是那种为了争夺什么武林秘籍的乱斗,也不是什么复仇的武打故事,而是把主角放在那么一个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环境里,通过主角的言行与遭遇,将当时的社会状态与各阶层人士的想法作为,全都表现了出来。

这是一部电影大气就大气在这里,别的电影都只是搞什么复仇打斗的小故事,而这部电影却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民民族的高度,单单从立意上来说,已经碾压了大多数动作影片。

郭大路身为武者,对这部电影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深有感触,他如今身为武道大宗师,等闲火器已经不能够对他产生威胁了,可是武功比他差的武者,在面对火器的时候,全都变得熟束手束脚,比普通人也好不到哪去。

武者,在这个时代,只能沦为强身健体的人,在战场上的意义已经被降到了最低。

宋青云之所以要演黄飞鸿这个角色,也是被这个剧本里所表达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对黄飞鸿这个角色,产生极大的认同心理。他也是武者,也在这个时代产生了一种非常迷茫的心理,这部电影恰恰反应出他们这些武林人士如今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