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

欢乐道士[校对版] 走板 1037 字 2022-11-05

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唐朝,但直到大齐才真正确立为必须的措施之一。

据说推行糊名制和太祖皇帝有关,当时他还说什么“考生籍贯名字必须写在分割线外”,因此朝廷特意印制了一批有分割线的稿纸。这种特殊稿纸,后来也就成了考试专用纸,不仅省试、殿试用,州试也用。

当时许多文官并不赞成糊名制。

道理很简单,朝廷取士,不仅要看才学,品行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固然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力,可学问好不代表就一定可以做官。如果一个人风评不好,才华越高,对百姓伤害也越大。

因此,大齐之前,朝廷科举,也要考察举子的品德。凡品行不好的,不阻止他参加科举,但也有权不取他。

结果糊名制一出,阅卷考官只能靠文章策论取士,根本不知道好文章出自何人之手,品行又好不好。

太祖皇帝却坚持认为,糊名制才能保证公平。

道理大家都懂,前朝取士,经常出现才学寥寥,因为会钻营而被主考官看重,从而中第的情况。而且这也导致请托、投献成风,站在皇帝的角度,确实弊大于利。

但是,糊名制就一定能阻止作弊吗?

显然不是。就像沈半城说的,只要有心作弊,在卷面上做约定的标记,或者在文章中用一些特定文字,都能轻松突破糊名制的限制。

不过正如秦行之分析得那样,大齐读书人还没到为做官不择手段的地步,因此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至少,朝中大佬还不屑于为后辈徇私。

例如杨旭身为礼部尚书,他的长子,也就是杨采薇的父亲,就一直没入仕。这固然有考虑到大儿子性格不太适合做官的因素,但杨旭严于律己,不想被百姓背后指摘,也是重要原因。

如果大家都不要脸了,即使太祖皇帝拿出“誊录制”,恐怕也无济于事。

据说太祖皇帝当时还问了个问题:“大齐州府划分基本延续前朝,朕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咱搞这个科举制度,要不要分州府取士?比如杭州府作为京城,取士的条件稍微宽松一点。”

文臣们断然否决:“都是读书人,怎能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