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追哥,我现在因为薛宗主的关照,在武盟的众位爷和姑奶奶里打开了销路,江湖黑白两道,都知道我石大嘴的零食美味。但是还有一批贵人不知道啊。”雷长夜低声说。

“你是说……”齐可追眼珠子转了转,“青楼都知和教坊艺伎?”

“还有苏扬两州的富豪世家公子们。”雷长夜补充道,“这才是江南最深的钱袋子。”

“确实如此。只是他们都被苏扬的名楼美食惯坏了肠胃,你的零食虽然美味,但是真的能打入他们的圈子吗?”齐可追有些担心。

“只需要一些小小的包装,我可以向追哥打个包票,我的零食必然风靡苏扬。”雷长夜拍着胸脯说,“到时候,追哥得到的利润就不是一个月九百贯这点零花钱了。”

“嘿呀。”齐可追心痒难挠地一拍柜台。随即他思索片刻,神色肃然地说:“大嘴,这盘生意,咱们联手,明面上,五五分账。不是我贪,而是不这么分,我不能服众。私底下,咱们三七开,我会把剩下的两成还给你。”

“追哥仗义,不过这两成不如由追哥帮我投资再开一盘生意。”雷长夜微笑着说。

“什么生意?”齐可追茫然问。

“绣坊生意。”

“绣坊?”齐可追摸着下巴思索着。

“苏州得天独厚,阊门码头每日都有大量生丝交易,价格公道。咱们苏州的绣品自周朝末年就有记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手艺成熟,在苏州也流传很广,很多织女都有刺绣的本事,只是还没有形成大盘生意。”雷长夜解释说。

“你让我投资绣坊把刺绣生意做大?”齐可追迟疑着问。

“对,以苏州的绣工人数和传承上千年的技艺积累,现在正是把苏绣做大的好时机,以追哥对苏州的了解,当知道哪里最适合开绣坊。”雷长夜沉声说。

“苏州的绣品略显单薄,不登大雅之堂,和蜀绣、粤绣比起来,技艺还是差上一些,打不开局面啊。”齐可追挠着头说。

“追哥,正因为苏州的绣品尚未登大雅之堂,才是我们入场的好时机。”雷长夜趁机说,“如果你信得过我,现在开多少绣坊都不够。”

“你莫非有何妙策?”齐可追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