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男子摆了摆手:“现在听戏的人少了,真心学戏的孩子也少了,咱们村里的班子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没关系,只要还有老前辈在,我们就愿意走一趟!老一代艺术家腹中的故事,若是能整理出来,会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就像当年的二泉映月,若不是有人专门到阿饼家里去整理,这首曲子也许就失传了。”

男子欲言又止,但看着曾天涵兴致勃勃的样子,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成,上来吧,你们要是愿意可以住我家,家里就我和我老婆,三间瓦房空了两间半,我儿子在光州工作,大城市呆惯了,不愿意回来啦!我女儿和你们也差不多大,在邮电大学读大二,听她的意思,毕业以后想在首都工作,也不打算回家了,哎……早知道这样,我还盖什么新房子啊?还不如住以前的老屋,现在房子大了,就我们两口子,空旷的很。”

男子很热情,也很孤独,在他眼里,穆容一行人和自己的儿子女儿年龄相仿,自然而然的就拉开了话匣子。

“不过听村西头的说,这几天出了一件怪事,我家住在东头什么也听不见,不过白天你们随便走,到了晚上……”

拖拉机启动了,“突突”声,掩盖了男子后面的话。

第87章 淮安蝶梦

这位热心的农家汉子叫张天饱, 没错就是温饱的饱。

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 这个名字寄托了长辈对他疼爱与祝福。

不知是名字起的好, 还是张天饱经营有道, 他手中除了百十亩良田,还有一家养猪场, 他家是整个小花村数一数二的富庶户。

到了张天饱的家,穆容等人才知道:这位农家大叔口中的“三间瓦房”是什么概念。

三栋连在一起的二层小楼, 修缮的非常精美, 房子后面是大片的菜地, 前院三户共用的,拴着一条大狼狗, 散养了些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