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桢默默地扭头看向魏兴。

魏兴面无表情地看回去:没关系,也就是羡慕嫉妒恨一下罢了。

“夫人。”他轻咳几声:“还是货物重要。”

“……”

所以说你讨不到媳妇呢!

赵维桢懒得搭理他,径直看向荡威:“你们带回来的是什么菌丝?”

荡威也不客气,直接引着赵维桢来到车马边,从一堆潮乎乎的木屑中扒拉出包好的菌丝:“回君上,带回来的是蕈。”

蕈?

她闻言一愣,待到凑过去一看,恍然大悟。

包中的菌丝白花花似蛾,有些都长出来了。

这,这不就是木耳么!

看到熟悉的菌类,赵维桢简直要激动到合不拢嘴。

我国巴蜀、云南等地本就盛产菌子,木耳这种好生长的更是随处可见。只是历史上直到隋唐时期才有养殖木耳的相关记载,距离当下还有七八百年的时间呢。

“这,这就能种了?”赵维桢惊讶道:“咸阳也可以?”

“咸阳能种。”

荡威笃定道:“种菌先要看‘土’——种菌用的则是腐木,再看气候与湿度,用的种子则是带回来的菌丝,与种菜也是大同小异。”

所谓腐木、菌丝与气候湿度,不就是培养真菌的基质、菌种和控制温度湿度三大基本要素么。

“如今有水排引水,增湿容易。”荡威继续说:“蕈耳可成长于桑、槐、楮、榆、柳,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当下秦国种桑槐的田地也不少,不缺材料。至于温度……老天爷的安排,咱们是管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