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清华 杨艳贞接到手抄本……

无论政策再怎么说不看成分,陆瑞松也不愿儿子的高考路上,有一丝一毫的风险。如今几个学生里,林秀芬几个都是根正苗红的贫农,身份上没有问题。但陆章文和苏兆明,他始终没底。

所以林秀芬的手抄本,就是他手里的筹码。这也是林秀芬为什么派他来做人情的缘故。他们可能太杞人忧天,可在这种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无论做多少准备,都不会觉得多余。

陆瑞松还是有些人脉的,从去年起,一些亲朋故旧渐渐恢复了交往。虽然比不得从前,但帮忙搭桥牵线没问题。何况陆瑞松送来的是此时此刻所有人都难以拒绝的礼物。哪怕自己家没有考生,还可以送人,甚至送给家有考生的领导。

新华书店的相关书籍早已经被人买空,现在别说一整套现成的书了,就是能借到零星几本,都足以让人千恩万谢。被压抑了整整10年的求学路,不敢随便诉说于口的传承几千年的鲤鱼跃龙门的希望,骤然释放时的威力,不是别的时代的人可以想象的。

收到这份礼物的人,几乎是含着泪把陆瑞松送出的门。而背着只剩空白信纸的陆瑞松,抬头望着湛蓝的天,同样流下了泪来。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孩子们的发挥了!

1977年12月10日,众人期盼已久的高考开始了!

第一场考政治,这是王建业的优势科目。他当兵的时候没少上思想课,这方面他可比林秀芬个死记硬背的强得多。

第二场是史地和理化,林秀芬和王建业的情况和第一场倒了过来,现代史还好,漫长的古代史,王建业不说两眼一抹黑,也差不多了。地理更是基本靠蒙。

第三场的数学总共才3页试卷。即使不擅长数学的林秀芬也仅仅花了半个多小时,那还是她反复检查的结果。

最后一场的语文,对于经历过正统12年全日制教育的林秀芬和陈海燕来说,试卷实在太容易。唯一让她们略微紧张的只有作文题。不是她们不会写,而是怕自己把握不好时代特色。

话说今年其实确实是有英语考题的,但似乎只有准备报外语专业的人才需要特别去考,林秀芬等人没有一个想学外语搞外交的,自然不必留意。

总之为期两天的高考,林秀芬的感觉很不错。走出考场的时候,几个人相视一眼,齐齐露出了笑容。

就连心里最没底的王建业,脸上也浮现出了轻松的神色。高考比他想象的容易,尽管有不少题没答出来,但他觉得自己有戏。不过,他高考的事并没有大肆宣扬,所以竹水大队的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他竟悄悄摸摸跟着林秀芬几个报了名。

不过他经常去给林业局开车挣外快,突然消失两天,并不引人注意。但在通知书到来之前,他仍旧想保持低调。于是在考场外跟林秀芬等人道了别,真的去找副业赚钱去了。

林秀芬几个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她跟陈海燕的原身都是几乎没上过学的,找到王世虎表示要参加高考时,难免被好事的社员们笑话两句。倒是陆章文,大家都知道他爸爸是老师,认为他参加高考才算理所当然。

不得不说,虽然“王侯将相另有种乎”在史书里喊了两千年,但在民间,老百姓仍旧更加信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俗语。

林秀芬当然没兴趣跟他们掰扯,爱信不信,不信拉倒。只要别卡她的报考资格,社员们说她是头猪,她都能把对方当个屁放了。

这边考完,那边县一中的老师们已经整理出了一套答案。现在没有网络,老师们的水平也比较堪忧,答案不算太标准,林秀芬等人扫过一眼,大概估了分,都差不多放了心。

唯有临时抱佛脚的苏兆明慌得一批,他语文基础好,政治凑活,历史地理勉强,数学就……呵呵。于是几个人刚对完答案,他就被亲爱的大姑父一脚踹进一中,让他准备冲刺明年的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