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朝与小朝

李正接过决明子刚一转身。

“臣要送的第二件东西……”王世坚又喊上了。

楚牧一捂脸,没想到他还来。

王世坚又举起一个东西,很小很小的东西,小到楚牧都没看出来是什么。

楚牧只得前倾身体眯着眼细看,嘟囔着“牙签?”

楚牧没看清楚,但王世坚身旁的大臣们看出来了,一瞬间都没忍住的笑了出来,他们谁也没想到王世坚会送新皇帝一个挖耳勺。

“就是这个挖耳勺!臣希望陛下能勤用此勺,去除耳中杂物,以致耳聪!唯有耳聪方能听逆耳之忠言,方能闻圣人之教诲,方能闻……”

王世坚滔滔不绝的说着,引得越来越多的大臣偷偷讪笑。

窦鼎之眼见肃穆的朝堂笑声此起彼伏,大声咳了一声,才勉强压制住。

带王世坚说完,楚牧赶紧说道:“爱卿之意朕知道了,快把那勺拿过来!”

李正赶紧接过挖耳勺。

“这第三件东西……”王世坚又举起第三件东西。

还来?

楚牧顾不得许多,直接站起来,说道:“李正,把王大人要送的东西都呈上来,朕一定会好好用的!不辜负爱卿一片忠心!”

王世坚一般是不说完不会罢手的,不过想来这是新皇帝的第一次朝会,得给天子一点面子,便将余下的纸扇、砚台和生姜和一头大蒜都交了上去。

哪知你方唱罢我登场,王世坚刚转身,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呜呼!臣也有东西送给陛下!”

楚牧一脸无奈,老校长你又来凑什么热闹啊!

“老祭酒有什么东西便直接呈上来吧,朕自己体会老祭酒的礼物的深意!”楚牧真怕老祭酒也一番长篇大论。

“陛下,恕臣呈不上来!臣要送的是一番肺腑之言啊!”

楚牧听闻拿手把脸揉了揉,点了点头道:“老祭酒请说!”

“呜呼!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老祭酒在大殿中间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此刻枯坐在龙椅上的楚牧,还不知道这会是他日后大朝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京城的官员都知道,大文朝堂有三宝,世坚祭酒陈家镐。

便是说这三个人是最喜欢在朝堂之上耍宝,一个送礼物,一个喊呜呼,反正见到皇帝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谏言,诉不完的忠肠。

有人说他们是沽名钓誉,为了建自己忠臣之形象,强行谏言。

不过不得不承认,就算是为了名声,像他们这样十几年如一日的谏言也是不容易的。

当然也得感谢前二十年在位的是好脾气的永平帝,他曾说过:“唐宗之有魏征如有一镜,而朕何其荣幸,能有三镜!”

只不过每次永平帝说这话眼里总是含着泪花……

楚牧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三宝中的大宝已经被忍无可忍的永平帝踢出了京城,否则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朝会还会持续很久很久………………

……

漫长的朝会终于在临近中午时,因为老祭酒讲的双唇泛白实在谏不动了后结束了。

楚牧抱着空空的木盒离开大殿,此时他显然没有了早上的那股激动。

自从发现首辅并没有转交玉玺后,他的心情就很忐忑,不知道首辅到底是什么意思,明明自己昨晚已经给了窦语慢承诺,这不是首辅想要的么?

而且一直鼎力支持自己的孟达,今天好像故意要回避自己一样,虽然参加了登基大典,却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自己一眼,更别说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了。而朝会开始后,他便消无声息的离开了大殿。

“陛下,您不开心么?”跟在身旁的小八看出楚牧脸上并不明显的忧愁。

楚牧勉强挤出微笑,问道:“你们总督卫去哪儿了?为何大典一结束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