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厚道之人的往事

“阁老曾经在我故乡楚汉道为官十几年,咱俩算得上是老乡了!”

虽然楚牧这个老乡的定义这么勉强,但天子这么说了,高光义自然不会反对,顺着皇帝的话说到:“臣当年就说楚汉之地藏龙卧虎,原来是藏了陛下这条真龙啊!”

“朕早就听闻阁老的美名,当年为官楚汉造福一方,听说离任时数万百姓百里相送!后来到了京城,大灾之年武宗又要御驾亲征,您更是和首辅张阁老一道,御前冒死阻拦!”楚牧感叹的说道。

要说高光义这辈子的高光时刻,便是二十三年前,当时正逢大旱国库空虚,而武宗却要亲征山南,窦鼎之张渊和高光义在出征仪式上挡住武宗御驾,冒死劝谏阻拦,虽然最后没拦住还被贬了官,但高光义一时名噪四方,为天下人所称颂!

“哎,想不到陛下还知道这些往事!”高光义一脸骄傲的谦虚道。

楚牧笑了笑,心想我不光知道这件事的流传版,更知道实情版。

在四维门的档案里,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当时高光义是清流派的人,听闻武宗要劳师远征,满朝年青一代官员在窦鼎之的号召下,决定联合起来劝谏阻拦。高光义当时也是其中一员,一腔热血誓言阻拦。

哪知道第二天到了出征仪式的现场,昨晚誓言共进退的四十多个年轻官员,就来了窦鼎之张渊和自己。高光义一腔热血一下就凉了,当即就想撤,结果被窦鼎之和张渊生生架到了武宗御驾前,被动的成为了那件流传了几十年故事中的一员。

时间是玄妙的,能够抹去很多痕迹。高光义这辈子被人屡屡提及这件英勇之事,久而久之他都忘了当年自己准备跑路,现在回想起来,甚至感慨当年的勇气。

“阁老一心为公,朕甚欣慰!”楚牧握着高光义的手拍了拍,道:“阁老应该知晓,朕初入宫廷,很多事不了解,担心被人蒙蔽,所以朕想要找一位能真正倚靠的忠臣!”

高光义毕竟为官多年,不是被几句奉承几句就能拿下的。

“陛下,大文政治清明,谁敢蒙蔽陛下!您切莫忧虑!”高光义回答道。

楚牧脸上笑容转瞬即逝,冷冷的道:“朕拿阁老当忠臣,阁老却拿场面话搪塞我么?”

高光义赶紧拱手道:“臣岂敢搪塞陛下!”

“朕说句心里话,虽然与诸公交往不多,但每次见面首辅总是提前准备好一切,恨不得让朕不必考虑全盘同意,而张阁老呢?满嘴都是大仁大义,举着大旗咄咄逼人,至于次辅,你也知道,他心里向着的是坤德宫!”楚牧说着叹了口气,又道:“唯有你,每次就事论事,也没有咄咄之势逼朕表态。而且刚才说起王世坚,只有阁老站出来说他用心是好的,朕便知道阁老您是厚道的人!”

“臣一直以为陛下年轻很多事都不清楚,现在看来,一切事情都在陛下眼中!”高光义过去确实觉得楚牧算是单纯的人,此刻才发现他是什么都看见了都听到了,只是隐而不发。

“就说刚才那道诏书,我想这事肯定不是您起的头!”楚牧说着眼神锐利的起来。

高光义一惊,原来楚牧还是在意那道诏书的啊!

“确不是臣起的头!是……”

“罢了!不必说是谁,朕只要知道不是阁老您就好!”楚牧笑了笑又道:“说句心里话,诸公担心朕是有道理的!毕竟大家还不了解朕,那道诏书也是大家处于对大文的忠心才准备的!朕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陛下明鉴!内阁确是出于公心啊!臣一开始也觉得这样不好!”高光义战战兢兢的说道。

“嗯,朕相信,还是那句话,您是厚道的人!”楚牧笑了起来,又说道:“朕啊,就是想找一个能相信的人,以后有什么事,朕能放心的和他商量,他呢,有什么事能给朕出出主意!有些事啊,朕没有经验怕有疏漏,他能看出其中微妙给朕提个醒!阁老,您能是那个他么?”

高光义叹了一口气,赶紧跪倒地上,道:“臣能!”

楚牧笑了,这是对高光义的信任微笑,也是发自内心的笑。

天下很多人以为高光义和窦鼎之张渊是一条船上的,可其实不然。当年永平帝把高光义升为内阁大臣,有一条重要的目标,就是希望高光义能制衡首辅。

窦鼎之虽是永平的舅舅,但时间久了,永平也担心他舅舅权力过大,于是把坐了多年冷板凳的高光义给提拔了起来。要知道四维门是不干预朝政,所以平日里不会派人去文渊阁盯着,内阁里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永平都是靠高光义而得知的。

这些事都在高光义的档案里记录了。

还有一件事也能证明高光义并不跟首辅和张渊任何人是一条船上的,就是三年前永平重伤时,窦鼎之坚守皇宫拒绝英王监国,而张渊则为国家计亲自去请英王出来监国,而高光义呢?

他病了,反正他说他病了!直到永平帝醒了,他病就好了!

事后永平帝连张渊都没罚自然是不会惩罚明哲保身的高光义,不过高光义却有了危机意识,生怕自己被踢出内阁。

他爱叹气的习惯也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内阁中首辅最有势力,次辅有背景,张渊背后是天下读书人,因为此高光义位置在内阁中最不稳,所以楚牧才会注意到他。

楚牧赶紧扶起高光义,道:“阁老快请起!”

“臣有一句话现在就想对陛下说!”高光义一脸严肃的说道。

“阁老请说!”

“陛下想位置稳固,军中得有人!”高光义说道。

楚牧抿着嘴忍住笑点了点头,心中想“我也是这么想的!”

“陛下明日召见武将选择骑射师父,臣以为这是个好机会!正好趁此机会,选一个忠义之将日后重用之!臣请陛下留意一人!”高光义一脸严肃的说道。

“哦?阁老说的是谁?”楚牧问道。

这时李正端着点心快步走了进来,看见楚牧和高光义站在一起,眉头微微一颤,愣了一下才说道:“陛下久等了!点心来了!”

楚牧笑了起来,道:“阁老这方法好,给朕一按,一下朕就觉得不累了!”

高光义赶紧接话道:“臣在文渊阁看奏折,经常头昏,所以找大夫学了这个法子!对了,陛下日后批改奏折,握笔久了手肯定酸疼,臣也有一个法子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