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郭放舟评大文风云人物(下)

只听见“啊呃啊呃”的驴叫声和陈家杨的嚎叫……

…………

郭先生的木屋里,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聊了一个多时辰,话题也由楚牧变成了郭先生点评大文风云人物。

郭放舟对西门言君一番分析,让楚牧豁然开朗。

过去在他看来,西门言君决然是个不好对付的女人,背靠庞大的西门家族,又是永平帝独宠之人,在宫中盘踞多年,朝中也有自己的人马。

自己仅仅只是要清楚太后安插在修身殿的耳目,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用上了苦肉计,自己现在手臂还疼呢。

可在郭先生口中,西门言君成了一个有严重性格缺陷的女人,行为处事并不理性,虽然这本就是大多数女人的特点。不过即使在皇位延续的重大问题上,她如果同意从皇亲中过继一个孩子来给永平帝,既能保障帝国传承的顺利,也能让她如愿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可她就是不同意。

郭先生这么一番分析,让楚牧忽然感觉到,太后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对付。

或许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思,郭放舟话锋一转,又道:“正所谓不惧敌亦不可不谋敌,太后当年年纪轻轻便入宫,能独得先帝之宠十几年,还是有些手腕的,更有西门一家在背后,陛下也不要掉以轻心!”

楚牧点了点头,他理解郭放舟的意思大概就是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战术上还是得重视敌人。

“那先生又怎么看首辅?”楚牧又给倒了一杯茶。

郭放舟点头表示感谢,微微一笑道:“心怀家国之权臣,裹足不前一老者!”

相比于西门言君,郭放舟对于首辅的评价似乎好了很多。

楚牧听闻思忖了片刻,问道:“先生是觉得首辅不会有谋逆之心?”

“没错,首辅恋权不亚于太后,但他绝没有谋逆之心,这一点陛下可以放心!首辅能安坐阁揆之位这么多年,除了有太皇太后支持,他自己有调和鼎鼐之能外,便是因为他对大文忠心耿耿,胸怀家国,所以无论是武宗还是先帝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

“先生这么一说,好像首辅是一心为国,毫无私心的圣人一般!”

郭放舟笑了笑,道:“首辅当然有私心,而且有不少私心,不过是人就会有私心,这无可厚非!寻常人事事先顾己,首辅能事事先谋国,已经是不容易了。”

楚牧点了点头,蹙眉说道:“先生说先帝从没有怀疑过首辅,可我怎么听说先帝曾经也很提防他呢?”

“放舟说的是先帝从不怀疑首辅的忠诚,但先帝不能忍受首辅的专权!”郭放舟说着抿了一口茶,又道:“一个人啊,在山峰站的久了,便会有自己比山峰还高的错觉。首辅亦是如此,执掌内阁这么多年,他大概认为天下事没有人比他懂,治理国家没人比他在行,容不得别人插手大政。先帝虽然以仁义著称,但终归是当皇帝的人,又岂能容许他人过于强势,即使那个人是一直支持他的亲舅舅!”

楚牧揣摩着这话,不禁点头赞成。窦鼎之确实是这样的人,别看每次朝议都是张渊喊得最大声,都敢跟窦鼎之叫板,但一到关键问题,总是窦鼎之笑到最后,让张渊吃瘪,容不得他人质疑,就连当初自己能继位,听孟达说也是窦鼎之最后一锤定音。

郭放舟喝了一口茶,不禁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啊!首辅老了,这人一老啊就会变,首辅亦是如此!想当年首辅也是英姿勃发,可现在呢?我听说首辅最爱说的话就是‘从长计议’,事事瞻前顾后,看似老成谋国实则实则顽固僵化,所以我说他是裹足不前一老者!不妙不妙啊!”

“先生是说首辅不妙?”楚牧问道。

“我是说国家不妙!像首辅现在这样,若是太平年间最为守成之臣也无不可,可现在朝廷不稳,四方夷狄蠢蠢欲动,按首辅的路子来,只怕不妙啊!”郭放舟叹了口气,道:“所以陛下日后要明防太后暗防首辅,太后之患是小患,首辅乃至内阁是中患,那些老人家虽然会跪在您的面前,但在他们心里面您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他们会想掌控陛下,按他们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而且会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大文为了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