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亏到姥姥家也得亏

大文是幸运的,在北方从来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敌人,草原游牧民族以部族为单位星罗密布的分散在辽阔的草原上,历来依附于中土的帝国。

因为这些部族确实是各自为政,所以大文不管你的部族是几万人还是几千人,统统算一个国。

但张渊知道,无论怎么算也算不出草原上有七百个国。

实际上几十年前,大文做过统计,草原之上大概二百多个部族,可到了好大喜功的武宗时期,突然变成了七百多国。

便是因为数次击败西原后,武宗开始飘了,总想要显示自己的功绩,展现更胜以往的天朝威仪!

万国来朝自然是一个好机会!可偏偏因为与西原交恶,很多小国来朝之路被阻隔,加之他们本来就是墙头草,一看西原国力恢复,名义上都不再臣服大文了。

这可把武宗愁坏了,自己想展示天朝威仪,结果来朝的国家还变少了,这说不过去啊!便有奸佞之臣为其出主意,西边的数量减少了,可以在北边找补回来啊!

反正这些部落来大文,说是来朝觐,实际不就是奔着皇帝的赏赐来的么!这么想要赏赐,给两份他们能拒绝么?

在天朝的暗示下,很多部落纷纷上表,表示自己部落最近分家了,变成两个甚至三个四个部落了。就这样所谓的新国家在草原之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于是武宗时期,藩属来朝,千国使者云集,绵延数十里等待入京面圣,成为当时武宗盛世的一个广为流传的著名场面。

不过随着武宗驾崩,永平帝继位,张渊上的第一道奏疏,便是要求朝廷停止认证以后草原部落的分家,并严查过去部落分家的真实情况,因为给这帮所谓藩属的赏赐,所费甚巨,朝廷有点吃不消了。

永平帝可没有其父那么好面子,果断宣布不再认可草原部落的分家,不管你分不分家反正我只当你是一家,不过为了保全武宗的颜面,过去认可的七百多国也不追查了,否则让天下人知道其父的盛世是烧钱烧出来的,就很难堪了。

看着张渊一说话,窦鼎之等人也不反驳,楚牧便知道大文所谓藩属千国,里面水分有点大。

楚牧也不好在继续追问,便道:“首辅之前所说,各国皆请求能来京朝见,诸位以为此刻让他们来合适么?”

高光义叹了口气,道:“陛下,万邦来朝,乃是彰显国威之大事,陛下刚刚登基,按理说这一次各国来朝应该办的隆重些,只是,哎……”

“高阁老不必讳言!”楚牧看着高光义欲言又止说道。

“哎,之前也向陛下禀告过,此刻帑藏空虚,现在接待各国来朝只怕有些吃力!”高光义面露难色道。

楚牧算是明白了,关键问题是现在国库没钱。他虽然不太懂怎么当皇帝,但万国来朝这种事还是明白的。

这是个赢面子输里子的买卖,各国使者带着礼物不远万里来京城干嘛,还能真是为了一觏天颜啊!说白了就是来搞钱的。

有的老百姓看着使团前来,绵延数里的车队,以为那是装的礼物来献给皇帝的!

屁咧!除了第一辆马车上装了点土特产是给皇帝的,后面的马车上全是空的,那是用来装载皇帝赏赐用的。

大文以天朝上国自居,自然不会贪图藩属的进贡,哪怕你只送来一车大白菜,我也会像慈父一般给予大量的赏赐,什么茶叶丝绸,什么陶瓷食盐甚至直接给真金白银!

所以说万邦来朝,皇帝是挣足了面子,但里子是亏到了姥姥家。

现在的问题是,大文国库空虚,楚牧就是想为了面子亏到姥姥家,姥姥也不让啊!

所幸楚牧也不是特别好面子的人,沉思了一会,便说:“既然国库空虚,先帝又崩逝未久,今年也不一定非要让各国来朝,可以下旨说各国的忠孝朕知道了,但朕因先帝驾崩而久久难以平复,没有精力接待,让他们明年再来!”

楚牧这么一说,几位内阁大臣如释重负。不要小看了朝觐,这可是关乎皇帝颜面乃至国家尊严的大事,你大臣觉得取消无所谓,可当皇帝的人还真没几个不喜欢看见各国前来朝觐的,所以之前无论是谁都不敢轻言取消各国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