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朱允炆朱棣到底什么关系

“臣不敢!让太后不言的是礼制是祖制!”陈家杨毫不退缩。

西门自是知道朝堂大宝是什么样的人,跟他较劲能把自己心脏病气出来,冷哼一声后坐到了一旁太监刚搬来的太师椅上。

楚牧有些欣赏的看着陈家杨,把太后怼的无话可说他自然是很爽的。

但陈家杨的耿直一向是双刃剑,他一点也不在意皇帝欣赏的眼神,马上又道:“太后虽不该言,但话也在理!此事甚大,请陛下即刻接受国史馆三位史官的验证!”

楚牧坐在御座上沉默的看到刚才跪拜自己官员开始质疑的看着自己,看到一脸愁容的高光义,又看了看不怀好意的西门言君,最后瞪着拱手请示的陈家杨。

一瞬间楚牧懵了,你们一个个的都是什么眼神,还真以为朕是胡说啊!被你们看的,朕差点都怀疑自己了!

恰在这时耳边又响起了小八的传音“陛下,太后来者不善!国史馆的人一向刚正不阿,放舟以为谨慎为上,实在不行可借机昏倒,躲过……”

“朕坦坦荡荡!请三位史官即刻验证,以正视听!”大概无论是谁,都很厌恶被人这样质疑,楚牧亦是如此,所以他生气了,非常的生气!

听闻皇帝接受了验证,窦鼎之蹙眉心中忐忑,高光义又是一声叹息,西门言君则是很不雅的翘起了二两腿等着看好戏。

反倒是一直站在文华殿正中的国史馆三位史官,从头到尾都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只是肖不苟拱手道:“臣接旨!不知陛下是否还需时间回忆味一下昨夜之梦!”

楚牧很坚决的道:“不用!”

“既然如此,那恕臣冒昧了!”肖不苟往前走了两步,问道:“陛下刚才说您的梦中,大明有十六位皇帝,大清有十二位皇帝,那请问具体是哪十六皇哪十二帝?”

楚牧好歹也是历史爱好者,直接脱口而出:“大明十六帝,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看着皇帝一个结巴都不打的说着,大部分官员却一脸疑惑的望向前排的三位史官和四位阁老,因为皇帝说的对不对,他们也不知道啊!急不可耐的想从史官脸上寻找答案,可偏偏三位史官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大清十二帝,天命帝努尔哈赤、天聪帝皇太极、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历、嘉庆帝颙琰、道光帝旻宁、咸丰帝奕詝、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宣统帝溥仪!”楚牧大声的念完。

话音刚落,后排的官员就开始了议论。

“对不对啊?”

“应该是对的吧,看陛下说的这么干脆!”

“肯定不对,你听听清朝那十二帝的名字,十二个皇帝大多姓的不一样,难不成中间还能改朝换代啊!”

“也是啊!那些个姓稀奇古怪的,哪儿有姓努尔姓胤!”

肖不苟听到了后面的官员的议论,便问道:“请问陛下,大清皇帝们姓氏为何?”

“爱新觉罗啊!”楚牧脱口而出。

张严马上反问道:“为何姓氏如此奇怪,不似汉人之姓?”

“本来就不是汉人啊!大清是满人建立的,满人的姓氏跟汉人不同,什么叶赫那拉、钮钴禄,爱新觉都是满姓!”

楚牧的回答让三位史官点头认可,一旁的西门言君的脸色也并未暗淡,因为这些事她都知道,楚牧说出这些来并不奇怪。

赵肃听完之前楚牧背诵大明十六位皇帝后就一直眉头紧锁,问道:“请问陛下,为何陛下说大明的皇帝,一个个非祖即宗,独独第二位建文皇帝说的是惠帝!”

赵肃这么一说,肖不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疑惑的望向楚牧。

“因为建文帝一开始没有庙号啊!大家就叫他建文皇帝,后来南明才追尊他为惠帝!”楚牧回道。

这一说三位史官脸色大变。

“堂堂皇帝岂会没有庙号!”肖不苟大声质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