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断碑林

而这次圣卿前来兹事体大,要知道和一般的藩属国之间往来都是有规矩的,照办即可。可和西原之间毛都没有,没有联系没有信任没有惯例,这就很要命了!

从欧阳杰得知这个消息起,他就开始头疼该怎么办,朝堂那些祖宗们反正可以高谈阔论,可他不行啊!就告诉我明律要来,然后呢?明律什么时候来?明律带几个人来?管不管他们吃饭?这些欧阳杰都不知道,但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啊!

在一线工作的人往往是最累的,也是最容易背锅的,你派人去联系一下问问明律的行程和使团人数吧,朝中可能就会有喷子出来喷,说你失了大国身份,竟然主动去联系西原。你不去问吧,也可能会有喷子出来喷,说来者是客,你不好好接待失了大国礼数。甚至你上书请示该怎么办,也会有人出来批评你,这么点事都不知道怎么办,要你何用!

欧阳杰想起这些都是泪啊!作为一个在军中被称为“小将军”的人,他一向被认为很像赵义博,不光打仗像,连平时的为人也像!不拘小节、不注重仪表、不喜欢掺和派系,甚至兴趣爱好都跟赵义博一样——喜欢打麻将,唯一的不同是赵义博早早的就萌生去意,而欧阳杰可是很享受当官的,否则当年也不会寒窗十载跑去参加科举。

但他也不想当大官不想当京官,更没有位极人臣的愿望,只想着当一个闲散的地方官,既有地位能光宗耀祖,又能远离纷争悠哉度日。可惜他只成功了一半,光宗耀祖和当地方官是做到了,可他封疆一方执掌西境大权没有一天是悠哉的。

如今碰到明律来访更是让他头疼了好一阵,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接待,憋了半天还是上书请示,才敢派人去联系询问明律使团的情况。

上面得知明律竟然大阵仗前来后,本来要他调集镇西大营到边境,反过来给明律一个下马威。

欧阳杰都觉得可笑,我镇西大营数万将士负责整个西境,我把他们都拉到这来站岗,万一临渊城里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办?西境其他地方有异我怎么办?

可上面的意思也不能不听啊!

要说欧阳杰这人还是灵活,不就是要阵仗大么,反正也不是真动手,找点滥竽充数的来呗!

所以他只调来了五千士兵,又从临渊城找了一万多身强体壮的壮丁。反正换了军服谁能认识他们!

欧阳杰看着这黑压压一片“将士”雄壮威武军容整洁的列阵,不由的都有些佩服自己。

“总督大人!来了!”一个偏将指着远方喊道。

欧阳杰一转身,差点被闪的睁不开眼,到底是什么这么耀眼?

低头蹙眉细看才知,原来是上百个锃光瓦亮的光头,好家伙,这是打了蜡啊!

紧接着欧阳杰便听到了恼人的诵经声。

之前联络他便知道使团里有一百多个和尚,原来还纳闷明律带这么多秃驴来干嘛,现在才知,叫阵来了!

明律坐在马车之中也看到了雄壮威武的文军列阵大道两侧,但他毫无惧色,还让僧侣们一定要声音洪亮,将神圣的佛法传递到中土。

欧阳杰冷笑一声心想你跟我玩这个?一摆手,五百名身着长袍带着高冠的读书人不知从那儿冒了出来,出现在了方阵的最前面。

“念!”欧阳杰大喊一声。

“昔太祖曰:我大军踏破高原,兵锋所指无不望风而溃,西原之民无不跪而相迎,夷之佛在赤足而降,三跪而奉朕为天子主。众卿皆奏,西原夷狄蛮荒而愚,当尽灭矣!然朕有好生之德,往日遇蝼蚁而抬足,见老犬而施食,西原之众虽愚亦人也,朕为天下主不忍杀之…………”

这是《太祖本纪》中的一段,说的便是当年满朝上奏,既然都打到圣光寺了,干脆灭其国屠其民,斩草除根。然而太祖却不愿意,说自己平时看见蚂蚁都要绕过去看见老狗都觉得可怜会给点吃的,西原人虽然愚昧但毕竟是人,他不忍杀之。

当然这一篇的主要精华是后面一段,是太祖告戒众臣,不要老是以上国自居,把藩属之民不当人,中土礼仪之邦他日与诸邦交流也要懂的礼数莫要怠慢。

欧阳杰是士人出身,经史子集烂熟于心,便找到了这篇中心思想高尚又能恶心西原人的文章。

你不是要颂扬佛法么,我就弘扬太祖盛德。

你不是一百多和尚诵经么,我就五百士人一齐背文章,看谁声音大!

跟我玩这个,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