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富有的和尚

仅仅靠剥削剩下的几万亩地,根本维持不了河西节度衙门的日常开销,别说养军队了。

而一个只有三百多牙兵的所谓节度衙门,面对十几万早就眼馋凉州汉人资产的嗢末人,根本没有任何胜算,抢在嗢末人暴动之前提桶跑路,确实是最优选择。

“去通知三善圆大师一声,就说某明日要亲送释迦牟尼佛等身坐像到大云寺供奉,再顺便把曹万通洗给我招来。”

张昭有些愁人的吩咐了郭天策一声,解决土地问题,还是得从这些大和尚这入手。

张昭现在必须要拿下最少十几万亩的田土,不然他这几千军队的补给,根本没法保证,光靠河西节度衙门这些可有可无的田赋,肯定养不起。

。。。。

凉州大云寺,即后世武威大云寺,原本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王张家的宫殿,后来凉王张天锡舍宫为庙,称宏藏寺,武周时期就改成了如今的大云寺。

不过原本大云寺在1927年武威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现今的大云寺是1980年左右重建的。

张昭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是释迦牟尼的等身立像,送进大云寺左大殿中供奉好。

随后便与主持善圆大师等大云寺高僧,和以曹万通洗为首的粟特商会几个首领闲坐。

粟特商会跟大云寺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佛教,特别是明代以前的佛教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喜欢敛财,还喜欢放高利贷。

这也是跟时代环境有关,虽然明代之前有三武一宗灭佛,但佛教势力已然很大。

他们广占土地,又不缴纳赋税,地方上偷奸耍滑之辈甚至大户,都经常在田亩诡寄在寺庙名下。

加上信徒的布施,某些寺庙常年积累了大量的金银花不完,是以放贷就成了他们利用闲钱,以钱生钱的手段。

凉州大云寺当然也不例外,他们不但放贷给遇到难关的农户,甚至还给节度衙门也放贷。

不过他们最大的客户,实际上是粟特商会,只有这些商人,才需要大笔银钱进行周转。

而且大云寺十几万亩地,每年收上来的粮米布匹等其他财货堆积如山。

这玩意放久了那可是会烂的,所以每年他们都要靠粟特人来收揽然后卖到各处去,双方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今日邀请诸位大师与曹万都头与康都头等人来,是想让大家帮某建言一二。

某在安西之时,也颇为关心商路之事,甚至不惜亲提大军,就是为了使商路畅通。

乃至进入天竺,弘扬佛法、护我僧众以外,也查看了天竺之物产。

其地多甘蔗,皆为上品,所产糖浆远胜中原,又有各种香叶、胡椒、肉蔻等亦是中原的畅销之物。

而我处之绸缎、瓷器、棉布、茶叶也为彼之急需,今冬应该就有行商从天竺回来。

自燕贼祸乱天下以来,河西商路时而中断的情况,应该就可以缓解了。”

张昭这可没吹牛,说的都是实情,康姓粟特人抢在曹万通洗前面,对着张昭行了个肃揖礼。

“军使真乃我等再生父母也!光是商路畅通一项,不知要活多少生民,使东西各互通有无,我康金山从此就为军使帐下爪牙了!”

操!狗奴好胆!曹万通洗顿时眼睛就红了,他狠狠盯着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