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让李璟自己送上门来挨打

因为张昭没有足够的官员来治理这个国家,更没有明清那种已经完备的人才选拔机制,要知道现在的科举,可是只有状元的。

而且还不一定每科都评选,榜眼和探花压根都没影子,到了唐末五代,连时间都不固定了。

就目前的这个人才储备,完全支撑不起明清那样的大中央集权结构。

何况明代的集团是利出一孔,好处都给读书人,清代是一边笼络读书人,一边搞了一个整个特权阶层的。

张昭预计,可能在他年老之时,人口增长、商业繁盛,活字印刷的出现让知识普及到了下层,才能有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明清时期的政治架构。

而现在,不过是修修补补,一边限制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一边还得依靠大包大揽的节镇制度和地方大族进行统治。

内部的整合完成之后,问题就是军事上的了,张昭召开了一次所有派别武将参加的大型军议。

节度使们也只是拿到自己的位置,都还没有去地方,因此人还是很齐全的。

绝大部分将领都看着地图,开始讨论攻打刘知远应该从哪几路出击了。

因为在这之前,张昭发明诏给刘知远,要求他移镇邺都,刘知远则连太原的大门,都没让朝廷天使进。

而这之后,张昭又将北京留守和河东节度使的位置,给了心腹大将阎晋。

还将已经控制在刘知远手中的河北邢、洺、恒等州节度使的位置给封了出去。

这按照正常的节奏,攻打刘知远是箭在弦上了。

而且连刘知远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据锦衣亲军和符彦卿胞弟符彦琳传回来的信息。

刘知远在邺都以北的滏阳集中大量军队,并沿着滏水和漳水以及背后的滏山一带建立防线。

不过就在绝大部分人目瞪口呆的眼神中,皇帝亲卫拿出来的却是淮北一带的地形图。

张昭挥手示意虎广上前来,“虎中郎将,你上前来讲解一下淮北的形势。”

虎广现在是亲军右龙骧卫的中郎将,现在张昭的亲军左右羽林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龙骧卫中,上将军、大将军这个级别的已经不是常设官职了,一般用于追赠。

卫的长官是指挥使,其下是一个挂着中郎将衔的郎将为副手,然后郎将和都虞侯。

虽然看起来亲军都虞侯才能管五百人,但实际上,亲军六卫是精锐中的精锐,是配有同数量辅兵,以及战时还要配其他镇军作为辅助的。

所以实际上,一个亲军都虞侯很可能要带一千五到两千人左右。

虎广早就不因为自己父亲就是淮北局势败坏的罪魁祸首而尴尬了,他已经很能接受,由虎刺勒儿子身份带来的怀疑目光。

“从南吴国中传来消息,由投靠了南吴的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虎刺勒牵线,南吴主李璟准备改徐州为北京。

并加封虎刺勒为北京留守,杜重威为南吴检校太傅、归德军节度使等职位,封宋国公,并赐下了大量财货。

杜重威也和契丹番将杨衮,也截断了汴河水陆,意图顽抗。”

张昭以复兴大唐和大唐忠臣自居,当然不会承认南唐政权,而是把他们称为南吴。

实际上来说,张周与南唐的战争,确实比打刘知远急迫。

因为这是涉及到道统、法理这方面事情的。

张昭是大唐忠臣,而李昪、李璟父子干脆自称大唐,这完全没有调和余地啊!必须有一方倒下才行。

实际上,南唐主李璟这么急切的收揽虎刺勒,甚至连杜重威这样的重量级都肯收揽,还不顾王闽没有彻底平定,就抽调大兵北上,也是因为这个。

听到南吴有大动作,很多人都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