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很快楚弦就知道,这少女叫做宋怜玉,乃是宋元中的小女儿,今年才十四岁,本来这个年纪的女子也不方便出来待客,再加上最近生病,所以就没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跑出来了。

看得出来,宋元中极为疼爱他这个小女儿,不光是他,宋怜玉的三个哥哥对她也是极为呵护,尤其是宋晔,直接是将位置让给他这妹妹。

显然宋怜玉是读过书的,很有礼数,她先是安抚父母,然后才道:“听闻楚先生来家做客,怜玉又怎能不出来招待。”

说完,又道:“楚先生的江山河志,读之波澜壮阔,让人心生向往,恨不得也想亲自游历诸州,体会那万千人文,天下之大,只是我自幼体弱,也只能读读书,从文字中体会,说起来,怜玉是来谢谢先生,若不是先生著书,我怕连这点幻想都没有了,即便是死,也无憾了。”

宋元中一听,立刻是道:“怜玉休得胡说,这些年爹请了那么多大夫,已经是将你身子调理过来,再过段日子,我带你去京州,找李医仙求医问药,定然能治好你的顽疾。”

宋怜玉则笑,当真是温婉如玉:“爹,我这顽疾是先天而生,之前那些大夫都瞧了,也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便是李医仙医术再高,也无法帮我重塑肉身,实际上女儿并无牵挂,爹,娘,还有三位兄长待我极好,也希望爹娘和兄长不要太过牵挂玉儿,毕竟人生在世谁无死,便是修炼成仙,也有寿元,寿元耗尽,也得归于黄土,太宗圣祖都难以避免,做不到天地同寿,玉儿天生体弱,能活到现在,已是无欲无求。”

宋元中一听,又是苦笑,又是怜惜,看得出来这位权势极大的刺史大人,也有无能为力之事。

这是对方家事,楚弦自然不便多说,只不过他观察宋怜玉,她虽天生有隐疾,却又不像是命薄之人,应该是另有隐情。

不过楚弦医术虽然不差,但也是跟着李紫菀和李附子学的,要说医术,他们两人才是厉害,所以既然宋元中打算带宋怜玉去京州寻医仙李附子求医,那自己还是无需多管闲事了。

如果真的连李附子都治不好的人,那自己肯定也是没法子的。

看得出来,宋怜玉极为崇拜楚弦,接下来一段时间,都是她与楚弦在对话,估摸宋元中也很少见到自家女儿如此高兴,所以不忍打断,包括他在内,其他的人都是配合两人说话。

宋怜玉毫无疑问是对楚弦有好感,一个没法子出门,成天在家的豆蔻少女,除了看书,就没别的事情可做,自然,唯一接触的书籍,就成了她所有的慰藉,她尤其喜欢楚弦写的江山河志,如此,由崇拜到喜欢,那也是顺理成章。

这一点,不光是楚弦能看得出来,宋元中等人也不是瞎子。

宋怜玉身子还是不行,说的话多了,就会累和疲倦,她自己也清楚,所以虽然意犹未尽,但还是无奈告辞回去。

等到宋怜玉走了,宋元中才长长的叹息一声,冲着楚弦道:“楚老弟,谢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楚弦刚才是在顺着宋怜玉说话,为的,就是让她高兴,所以宋元中才会对楚弦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