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页

要是狠狠心以数量取胜的话,或许……可能……大概……应该……还是有机会击杀最后的那两个怪物的吧?

就只是代价成本可能太过高昂,如果最终成功的话那还好说,一切都值得,但如果最终失败了的话那就根本是赔惨了。

虽然众人都是尽力地想要找出各种理由安慰自己,鼓舞大家,给自己这一方以信心,然而实际就是目标展露出来的那些完全不在乎科技手段的能力,都让他们信心尽丧。

只见卫星图像上的雷云迅速消散,恐怖而又不科学的环绕城市的风暴慢慢消退,露出了那座很大部分地区变得惨不忍睹的时尚之都。

因为使用的是非常先进技术的侦察卫星,分辨率不说是领先全世界,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档,所以他们能够清晰的俯瞰到城市的大体现状。

当然了,要说什么能够清晰的拍摄到地面上的人的五官,看清楚报纸上的字……就不太可能了,这种说法听听就好。

一般同步轨道的卫星都看不到人的活动,专用的椭圆轨道的高分辩率间谍卫星在近地几十公里高空所拍摄的图像,传输到地面站后经大型计算机分析后出的图,才能够看到人体的状态和位置。

发现、识别、确认、描述——这些标准都是不同的。

从影像上仅仅能判断目标的有无,到能够识别目标的种类,再到可以从同一类目标中指出其所属类型,最后才是能识别目标上的特征和细节。

“发现”是只要求看见,对地面分辨率需求最低。“描述”则是要求看清,对地面分辨率需求最高。

但不管怎么说都好,完全做到人脸识别要求的技术精度是现在卫星还做不到的事情,识别一下车牌号倒是还可以。

尽管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的等待着,然而却也知道想要直接看清楚那两个怪物是不太可能的,只是都抱着多多少少的一些期待——

毕竟现场的拍摄设备传回来的影像受到暴风雨的影响,而且拍摄角度、镜头抖动都使得画面极差,唯一的优点就是“在现场”、“拍到了人影”。

除此之外,毫无意义,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够捕捉到更有价值的画面。同理而言,音频方面的采集信息也是如此,甚至更加不堪。

再怎么处理都好,暴雨、雷鸣都是让人想要爆粗口的无意义噪音干扰,还有就是龙的咆哮以及狼的嗥叫声,但只有那些叫声他们也分析不出太多什么来。

再牛叉的生物学家也不可能仅仅凭借一段模糊的影像,和一些叫声,就推断出一大堆理论知识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