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德利涅眉毛抬了抬,问:“你在cern碰到了那小子?”

威滕笑着说:“你最近都没有看新闻吗?”

德利涅不假思索地摇头道:“没有关注过,又有什么新鲜事儿吗?”

威滕:“lhcb国际合作组公布了五块克态粒子发现的消息,并且在750gev处发现了疑似超对称粒子信号的特征峰。”

“哦,那恭喜你了,你离诺贝尔奖又近了一步。”德利涅随口说道。

简单的来讲,超对称论讨论的是费米子和玻色子之间的一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超弦理论的低能标推论。

如果超弦理论成立,那么超对称粒子就必须存在。

所以反过来就是,如果超对称粒子发现,就能为超弦理论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并非证明!)。

但如果找不到,发展了将近30年的超弦理论,将陷入僵局。

不过,德利涅对于物理学界并不是特别关心,虽然他和他已故的老师不少研究成果在物理学界都大放异彩,但他所专注的领域还是在纯粹数学上。

尤其是数论,以及代数几何。

“现在恭喜我还太早了,”威滕笑了笑,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我觉得我的诺贝尔奖,怎么也得排在斯蒂芬·霍金的后面……这辈子大概是没什么机会了。”

想要获得火药奖,必须是被实验证明的理论,而寻找构成宇宙的那根琴弦,可比制造一个黑洞去证明黑洞蒸发理论困难得多了。

后者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只需要足够大的对撞能量,制造一个微小尺度上的黑洞,以及改进观测设备,将这个以光速蒸发的黑洞观测到。

但前者,可不是强子对撞机上升几个能级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人类文明的最小观察尺度,往下深入两个层级——去观测一维层面的东西。

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妄想完全证明超弦理论,就像古人在凳子底下插上爆竹就想登月一样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