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听到她的话,陆舟叹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她所说的那个课题是什么。

上次回国之前,她便向他提出过邀请。

只是他没想到,疯掉的人不只是她,就连她那位导师也是一样的不正常。

陆舟:“你们的课题完全脱离了现实,就像在天上盖房子一样……让我想想,证明黎曼猜想是吧,首先你得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框架,然后再用它去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莫丽娜语气激动地说道:“我们正在这么做!”

陆舟:“成功了吗?”

莫丽娜摇了摇头,犹豫了下,开口说:“……就快了!”

陆舟叹了口气说:“那就是还没有咯?”

其实,他倒不是不能理解她的导师索菲·莫雷尔为何会如此的急躁。

还有两年就要召开18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了,但菲尔茨奖的名额只有4名,而其中的两名已经被预定。

一位是彼得·舒尔茨,其创造的“s理论”是当今代数几何界最有潜力的几个数学框架之一。而相比之下,其它候选人的工作更像是“解决问题”,只是问题或大或小。

对于数学界而言,在同等条件下,解决问题时创造的工具,要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尤其是这位已经拿到了菲奖风向标es奖(欧洲数学学会奖,类似于拉斯克奖之于诺贝尔医学奖),再加上柯尔奖的认可,基本上没有悬念。

另一位便是波利尼亚克-陆定理的证明者陆舟。他虽然没有创造一个类似于“s理论”的全新数学框架,但他真的解决了很多让人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波利尼亚克猜想的份量,一个菲尔茨奖实至名归。

像是菲尔茨等“权威性”国际奖项的评选是不看资历,只认成果的,这也是佩雷尔曼这位数学界出了名的“野人”,因为庞加莱猜想被授予菲尔茨奖的原因(虽然他并没有去领)。

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拒绝领奖的事情惹恼了不少人,尤其是给他颁发青年数学家奖的欧洲数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