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页

然而现在,随着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建立,将为研究理论化学的学者,对金属电解质等等电化学界面进行数学描述提供理论依据。

毫无疑问,这项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

“我必须得感谢你,多亏了你的数学模型,我对这家伙的理解又有了新的突破,”看着陆舟,大卫笑了笑,“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见到第三代的anton。”

陆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随即笑着说道。

“我期待着看见这一天。”

很难理解,已经站在行业顶尖地位的anton,为何还要在去升级自己。就算它维持现有的水平保持不变,未来的几年里也不可能有在计算化学领域超越它的超算诞生。

如果anton3诞生,整个计算化学界,大概都会在它的神威下颤抖吧。

不过,若是能够借此推动超算在理论化学研究领域的普及,无论是对于计算机行业还是化学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儿。

……

实验已经结束,剩下的工作便是撰写论文了。

离开了deshaw研究所之后,陆舟什么也没干,第一件事儿便是返回公寓,先睡了一觉。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他才打着哈切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了电脑桌前坐下。

考虑到这篇论文的专业性太强,《科学》和《自然》不一定感兴趣,陆舟在征求了合作伙伴的意见之后,最终选择了化学界的顶刊《jacs》作为投稿目标。

相比起其它期刊,《jacs》的影响因子或许不算很高,但它其在化学界的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毕竟对于顶级期刊而言,影响因子并不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唯一要素,相比之下还有根据参考性的总被引次数等等。而综合所有这些因素,《jacs》在材料与化学这个大领域中的排名,都毋庸置疑地占据着第一位的位置。

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中那篇未完成的文档,陆舟将双手放在了键盘上,开始为这篇论文的内容进行了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