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严格来讲,他并不是一名等离子体物理学家,而是一名等离子体物理及聚变能方向的工程师。

再加上比起主流的托克马克装置,仿星器算是一个“冷门”的研究方向,国际上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研究机构并不多。

美国物理学会旗下期刊的审稿邀请,他记得上一次还是五年前的事情。

原本是不打算将会议间歇的休息时间拿来审稿的,但克雷伯还是架不住心中的好奇,点开了论文。

虽说他不算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但在马普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时间长了,理论上的东西他也不算陌生,审稿能力和资历他还是有的。

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

看到论文的摘要部分,克雷伯教授的眉毛挑了挑。

唯像模型?

但好像又有点不太像。

读完了摘要部分之后,克雷伯教授继续向正文部分看去,当他看到论文中大篇幅的公式时,眉头顿时狠狠抽搐了一下。

身为一名工程师,数学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论文中的这些算式,依旧是超出了他知识储备的范畴,看着让他头皮发麻。

说起来,只是建一个唯像模型而已,需要用到这么深奥的数学方法吗?

就在克雷伯教授困惑着这件事情的时候,这种描述性语言能省就省的“文风”,忽然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直接翻到了论文作者的位置,克雷伯的嘴角也跟着眉毛一起抽了下。

果然是这家伙……

笑着摇了摇头,彻底放弃了的克雷伯,直接跳过了那些复杂的算式,看向了结论部分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