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页

然而最后的结果正如陆舟自己所预料的那样,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不会考虑给团体研究成果颁奖,即便可控聚变的研究足够优秀。

不过陆舟估计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自己刚刚才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否则以等离子体湍流的理论模型对世界可控聚变工程研究的推动作用,拿到评奖资格还是绰绰有余的。

再不济,还有he-3原子探针技术。

身为一个大方的人,他并不介意与老朋友拉泽尔松教授分享这数百万克朗的奖金。

与此同时,就在陆舟决定鸽掉诺奖晚宴的那天,东亚电力那边传来了消息。

经过了为期一年的施工,羲和聚变堆终于在大亚湾建成,预计于年底之前完成上网前的最后调试,并于元旦开始为两广、深市、香江一带输送清洁而廉价的电能。

目前该电站装机量已经达到了11万w,已经超越了原大亚湾核电站的总装机量。后续羲和堆还将继续扩大发电机组,并最终向着盘古堆10万w的总装机量看齐。

也同样是在这个十二月,东南亚跨区域电网项目已经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分别位于北部、中部的金乌、后羿堆也完成了一期工程,最晚于明年秋季就能交付使用。

届时,可控聚变将全方位地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华中地区的电网,并且逐步淘汰一些高污染的火力发电站。

据说,因为后羿堆的事情,上一次大会中还有人提出了拆除三峡的提案,还长江中下游一片绿水青山。只不过这件事的利弊在学界争议很大,所以讨论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方面,随着羲和堆竣工之后,iter其它成员国谈判的欲望,也更加的强烈了。

如果说一年前,他们还游刃有余地自信着最多五六年便可以复制盘古堆的成功,那么到了现在,不管他们是否对本国的学者和iter本身是否依旧那么自信,华国在能源领域将他们逐渐甩开的差距,以及推动能源革命的决心和魄力,都已经让他们无法再这样等待下去了。

陆舟不太清楚谈判的具体进展,也不清楚国家到底从欧美国家那里交换了些什么,不过从外交部邀请他随访问团一同出访斯德哥尔摩这件事情来看,进展应该相当的顺利。

毕竟,如果谈判进展的不顺利,有关部门肯定不敢让他这位聚变工程的总设计师冒这个险。

一想到自己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站在训练室门口的陆舟,便忍不住叹了口气。

看着躺在振动试验台上颠的牙齿打颤的两人,他语气带着些遗憾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