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页

不知道等这些逃难者们上了霞光号之后,发现携带了客舱的霞光号上还能洗澡,不知道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来到了实验室的控制台前,先前与门禁系统连接的那根天线,再次从爬虫的外壳上探出,点在了控制台的机箱前。

很快,熄灭的屏幕点亮,一行行进度条出现在了上面。

随着进度条完成,已经被打包好只等采摘的数据,全部被爬虫接手,并且传回到了数千万公里之外的陆舟这里。

快速将呈现在控制终端屏幕上的文件过了一遍,陆舟渐渐收敛了脸上轻率的表情,神色中浮现了一丝认真。

甚至于,一抹惊讶。

“……有点意思。”

第798章 地下冰层的踪迹?

美国的人工生物圈技术确实不容小觑。

整个生命维持单元的设计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已经相当完美了。

从空气循环系统到水过滤系统以及种植区的自动灌溉装置,每一份资源的利用效率都能达到最大,基本上已经一只脚踏在了科学与幻想的边界上。

甚至于在整个生命维持单元的侧面,还预留有一座直径约三米的圆形接口,大概是为了扩张殖民地规模准备的。

正如sace-x与nasa在阿瑞斯计划中展现的野心一样,他们是认真打算将新弗吉尼亚建成一座百人规模的殖民地,并通过火星上丰富的甲烷、二氧化碳资源,通过自耕作实现一个人工且封闭的生态系统的自循环。

要说唯一的问题,或者说陆舟这个生态学上的外行唯一能挑出毛病的地方,大概便是阿瑞斯计划推进的太过仓促了,又恰好遇到了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的全球性沙尘暴……

天灾占了七成,人为因素顶多占三成,nasa这次确实是倒了大霉。

若不是这场沙尘暴来的太突然,或许新弗吉尼亚的殖民者们,还真有可能在火星上站稳脚跟。一旦地热井和甲烷资源采集点成功部署,就算遭遇全球性的沙尘暴,太阳能发电装置无法工作,也可以凭借着其他功能手段撑到沙尘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