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页

邱成桐不满地说道:“老杨,你这句话我就不认同了,咱们现在已经不是过去了,两百亿美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一来这些钱并不需要我们全部承担,二来是可以吸引至少五千名国际上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来我们的国家工作,将我们的文化带去国际学术界。这可是钱买不到的东西!难道就因为今天物理学界不是由我们主导,就把明天也让给别人吗?”

“我真推荐你去研讨会的现场看看,难道你不希望有一天,世界物理学的中心,能从瑞士转移到咱们这里吗?”

“呵,你一个搞数学的,倒是对我们搞物理的怪操心的。”杨震宁呵呵了一声,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了陆舟。

“陆总设计师也是这么想的吗?”

“设计师只是职位,听起来太生分了,叫我陆教授就可以了,”轻轻咳嗽了一声,陆舟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我的观点……邱老先生已经说了,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何况钱这东西只是个数字,如果舍不得花钱,那永远也赚不了钱。”

深深地看了陆舟一眼,杨老先生将视线转向了湖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十几年前我就发过一篇文章,标题我还清楚的记得,是《华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我的意见并没有什么改变。不过,现在方向盘在你的手上,我说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

陆舟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老先生却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我不想批评你的决定,能找到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关联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你在理论物理学这块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顶点,除非有人能够揭示引力的奥秘……但我觉得这个世纪想要做到这一点,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说着,从湖面上收回了视线,杨老先生深深地看了陆舟一眼,继续说道。

“我已经快过一百岁生日了,并不一定所有决定都是明智的,前段时间被rl拒稿,事后我冷静的想了想,可能我真的已经老了。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何况有这么优秀的后继者。”

“既然你心中有数的话,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那这一切就交给你好了。”

留下了这句意义不明的话,杨老看了身旁的那位约莫四十岁的女人一眼,向她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便在她的搀扶下,慢悠悠地向另一个方向走掉了。

“这老家伙……溜的真快,”邱老先生笑着摇了摇头,“若是搁平时的话,他至少得和我吹胡子瞪眼睛地争上一两个小时才罢休。”

虽然好事儿的媒体总是大肆渲染两位华人学术界顶尖学者之间“关于对撞机建不建的”论战,但事实上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情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邱老先生在卡拉比-邱空间上的研究本身就现代数学物理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工具,两人在学术上更是经常交流。

否则的话,邱成桐的数学研究所,也不会建在水木大学的校园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