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页

站在陆舟的旁边,脖子上同样挂着望远镜的李局长表情愉快地笑着说道。

“哈哈,没想到咱还有机会能让咱们的陆院士也意外一回,看来这几个亿花的不亏啊。”

“……几个亿?”

“研发经费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看着表情意外的陆舟,李局长语气有些感慨地说道,“其实别说你没想到,当初空军装备部的书记拉着我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我的表情比你还意外。”

“当初这个项目刚提出来的时候,没多少人看好,做技术论证的时候简直快吵翻天了,我当时也是抱着能不能成功总得试一试的想法,才顶着压力把项目给立了起来。没想到空军装备部和火箭研究所的几个老院士还真没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真的做到了。”

陆舟:“这玩意儿不便宜吧。”

李局长点头说道:“不便宜那是肯定的,涉及到军工的东西就没一个是省钱的。所幸的是咱们航天成本不高,把人和装备送上去的花费还算可以接受,节省了一大笔开支,总的来说,一座空降舱的成本约等于一枚中程导弹,而且这玩意儿和导弹一样都是一次性的。”

“另外,这还是单独一座空降舱的成本,如果算上轨道空降兵身上的装备,还有空降舱本身挂载的附件,成本恐怕大概得抵得上两枚中程导弹。”

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不断完善,身为军用版的“雷霆”空降舱在原本的身为通用版的“闪电”逃生舱的基础上,已经进化出了许多种改良版本。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相比起更强调载员容量与生存能力的“闪电”,“雷霆”更强调的是对空降区域的压制能力。

正所谓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在接近地面五十米处时,空降舱在撞击地面目标之前会主动向着陆区域喷射烟雾弹幕,并且根据具体携带的附件,向下投射简易掩体、金属破片、甚至是集束炸弹,为空降单位赢得更大的战场优势,同时也给防守敌军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除此之外,为了更有效的利用空间,“雷霆”空降舱相比之于“闪电”逃生舱,对大量用于存放食品、药品、求生工具的空间进行了精简,并且将最大载员数量从六人缩减到了四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一个座位,分别对应着四个向外推开的舱门。

说到这里,李局长的声音,也是带上了些许的感慨。

“……不过,虽然贵是贵了点,但在战略上的价值,五座空降舱能够产生的效果,却远不是十枚中程导弹能比的!”

正说话间,从天而降的空降舱,已经命中了两公里之外的丘陵,一片烟雾弹幕也随着空降舱的落地同时爆开。

感受着地面隐隐传来的震颤,陆舟看了眼抱着双臂站在吉普车旁边的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