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2页

“整个殖民单元,完全采用生物圈a中测试的生态循环技术。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能够满足至少十个人的生理需求,并且在能量充足的情况下独立运行10到20年的时间。”

哪怕是按照十年期限来算,这个时间也相当长了。

何况华国也不可能让它真正地在完全没有资源输入的情况下独立运行,以目前华国掌握的航天技术,即使是在不适合前往火星的非窗口期,也是能够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法,将补给物资从月宫号这个太空港口,送去火星上的。

殖民舱的参观很快结束了。

简单地介绍了下里面各功能舱的用途之后,陆舟便带着一行人从里面钻了出来。

一群人站在殖民舱前的空地上,脸上无不带着震撼的表情。

尤其是那些从航科集团来的工程师们,他们脸上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好像刚刚从天堂回到凡间一样,里面的技术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按理来说这是不应该的。

毕竟再怎么说,他们也是国内除了星空科技之外数一数二的航天巨头。

站在袁焕民院士的旁边,航科集团的副总郑向东戳了他的胳膊一下,小声问了句说道。

“你瞅他们这技术……怎么样?”

一脸凝重的神色,袁焕民院士惜字如金地说道。

“很强。”

事实上,倒不是强不强的问题了,而是航科集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以前电推技术被星空科技点亮之前,他们的科技树就基本都点在发射技术上,现在电推技术被点亮了,科技树更是朝着这方面去点了。

在推进技术突破之前,谁会闲着无聊做什么太空殖民的技术储备?非要说的话,也许nasa在这方面的研究都比他们更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