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6页

最理想的修建地点只有三个,一个是在非洲大陆,还有一个是在大西洋中部,以及广袤无垠的太平洋公海上。

况且从现实的角度来讲,36万公里的高速路从同步轨道上直接垂下,这原本就不是一项仅凭某个区域联盟就能完成的工程。

哪怕它是世界最强。

看着吴秘书长脸上疲惫的表情,李光亚淡淡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

“那就聊点开心的事情吧,我刚才接到安全局那边的电话,我们部署在天宫市的探员发现,地狱之门山脉旁边的一处由希德尔矿业公司留下的矿洞入口,发现了火星车活动的迹象。根据场景复原分析,大概两个星期到一个月之内,有一支考古挖掘团队去过那里,而且很可能就是伦纳德教授带领的那支团队。”

吴淑华眉毛抬了抬:“所以,陆教授大概是真的?”

“可能性一半一半,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一样。”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李光亚理事长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的变化,用轻松的口吻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沿着这条线索继续向前,也许会发现一台埋了几十亿年还能正常工作的火星人的休眠舱,也许会拆穿某个弥天大谎。说起来我也很好奇,放了几十亿年还能正常工作的休眠舱,和死了一个世纪突然原地复活的陆教授,你觉得哪种可能性更大一点?”

吴淑华轻轻皱了下眉头。

“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值得讨论的……相比起一个死了一百年的人是否还活着,我更关心的是太空电梯的提案能否顺利通过。木卫二和土卫六的开发需要我们打通从地面到外层空间的走廊,而如果无法做到的话,别说是朝着更遥远的世界前进,我们可能下一个世纪还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火星上的同胞扯皮。”

不管陆院士是不是还活着,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她承认他在那个时代曾经做出过许多杰出的成果,但现在已经是22世纪,距离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时间永远比任何东西都要无情。

就像那些以“增援未来”的名义被派往未来,但在这个时代根本找不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岗位、也解决不了任何未来问题的老古董们一样,她并不认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学术界领袖,能够给泛亚合作带来除了“象征意义”以外的任何现实利益。

要不然这个“愚蠢的计划”,也不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被叫停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在他拯救了那趟航班的份上,她甚至都不一定感兴趣去见他,毕竟她现在的工作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