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页

黄河厂很恼火。

当初,引进斯太尔的时候,黄河厂也是重要的三巨头之一,曾经三家一起生产,其乐融融,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彼此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多。

终于,三家分开了,各自生产各自的产品,黄河厂也跟着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发动机。

黄河厂想要让生产发动机的潍柴成为自己的下属工厂,但是潍柴不肯,甚至还爆发了争夺权力的斗争,最终,潍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机厂,没有让黄河厂占到便宜。

这下,双方也算是撕破脸皮了,潍柴发动机是绝对不会给黄河厂提供发动机的,毕竟,当初和黄河厂的矛盾,就是因为黄河厂用大量的潍柴发动机,但是又不给潍柴结账,一直赊账,最后还想要兼并了潍柴,这样就不用还债了。

所以,黄河厂不可能再用发动机了,他们一下子就尴尬了,于是,干脆自己搞发动机,反正斯太尔发动机技术,早就烂大街了。

但是,初期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还是有质量问题的,甚至还导致了大面积的故障,不过,经过他们不断的改进,发动机终于稳定下来了。

他们是要强的,不仅仅要自产发动机,还要自产变速箱,而且,他们还是国内第一个推出重卡的at变速箱的工厂,就是要让其他配套厂看看,黄河厂有能力解决全部供应链的问题。

再后来,他们和德国an公司合作,生产了an技术的发动机,现在他们使用的,就是这样一台发动机,动力输出440马力,原本也不错了,但是,和前面五百马力发动机的车辆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啊!

第2025章 一马当先

“这些汽车厂,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们有的居然只为这款车配备了三百多马力的发动机,绝对的小马拉大车啊!”王二柱已经躺在了车子的卧铺上,和坐在车子前面的秦振华说着话。

哪怕就算是中型卡车,都已经开始装备两三百马力的发动机了,这种重卡,居然还只配备三百多马力的发动机,小马拉大车,能获得军队的认可吗?

这些人是怎么想的?

“这也不能怪他们啊,毕竟,卡车技术的发展太快了。”正在驾驶的一名司机接过来了话茬:“以前刚刚引进斯太尔技术的时候,两百多马力就已经是大马力了,当时的车子,只能是蜗牛爬,遇到了小坡,就只能靠一档慢悠悠地上,一旦中途停车,那就不可能重新启动。现在,技术的进步太快了,普通的用户手里,发动机还是两三百马力的,只有一些追求时效性的客户,才会购买四五百马力的车子。”

技术太快了,四五百马力,在以前的时候,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至于现在,这种马力的车子,那也属于高端产品,一些车厂根本就没有这个实力,自然是不会去装配大马力的发动机了。

“还有,就是要求自动变速箱,这也难住了一些工厂,他们没有大马力发动机配套的变速箱,也只能是选择小马力的发动机了,有些厂子没有技术储备,只能外购发动机和变速箱,这点就将他们卡得死死的了。”上铺的另一名司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