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大明的根本(第三更,求订阅)

430万英镑!

而此时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过区区8500万英镑,大明差不多把相当于英国财政收入的5投入于科技术促进上。由此可见大明对科学的重视。

不过大明之所以能掏出这笔钱来,完全得益于国有农场的收益——几亿亩国有农场带来的收益,让大明的财政一直处于一种非常宽松的状态——钱多!

也正是因为钱多,朱大皇帝才能够在教育上,在工业上以及基建等方面不断的烧钱,并且靠着烧钱烧出了大明的科技强国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烧钱是最好的办法,靠着充足的经费,大明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聘请学者在大明的学校任教,靠着充足的经费,大明的学者们可以在很多科研项目上进行研究。

烧钱,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明科技落的局面,当然了,这种“烧钱”是相比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科学研究经费了是怎么保证的?

除了大学依靠官方或者非官方的资助外,欧美各国都是靠商业资助,或者个人投资,这直接限制了他们的发明创新,尤其是后者,许多科学家完全是靠自己的工资支持他们的试验。

相比于欧美各国,大明采用的是另一个世界相对成熟的“国家扶持体制”,就是通过官方的资助让学者们获得充足的经费,用于科学研究,这大大促进了大明的科学技术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科学赛场上,大明是在以国家队和欧美的个人队进行竞赛,这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况且,大明还有朱大皇帝的金手指作为支持。

尽管通过官方多种渠道的支持,让大明的科学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着,但是朱大皇帝对此也有他的一些看法。

“教育,我们需要加大科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研究计划的推进,我们需要培养出来一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生,只有如此,大明才能够在未来的国家竞争之中赢得竞争,毕竟,国与国,文明与文明的竞争,本质上还是科学的竞争,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在未来的竞争之中,科学技术落后的一方,注定是要失败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一方,同样也是要失败的,加大对科学教育方面的投资,是极其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