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大明那也是修庙的(第三更,求订阅)

“你啊,也学会拍马屁了,朕是什么高瞻远瞩,不过只是照猫画虎而已,明修长城清修庙。满清靠着重教驯化瓦解了蒙古,这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指着身后的宝殿,朱大皇帝神情严肃的说道。

“我们汉人和其它民族不同,汉族自古就是一个有强烈信仰的民族,这种自信本质上是一种文明上的自信心,汉文明自带强烈的信仰,这种信仰不同于重教,总结起来就是——敬天法祖远鬼神。先拜祖宗,再拜三清,再拜佛祖,逢神拜神,逢佛拜佛。既谈不上虔也谈不诚,更无所谓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于重教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或者说,无法理解重教如何作为统治者的工具。”

“陛下,自佛法传入中原,至北魏佛法大兴,天下僧侣日众,僧人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由此导致了魏太武帝灭佛一事。此后历代灭佛大抵上也都是因僧尼众多,与国家争取财富人力有直接关系。有“三武一宗”灭佛前车之鉴,华夏历代才会抑佛控寺,令其居于高山,而远离尘世,与其说历代不理解重教如何有助统治,倒不如说,历代皆知重教无益统治。”

身为帝国首辅的左宗堂倒也没有完全赞同陛下的观点,对于重教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所以啊,自此之后,我们只看到重教之害,没有看到它的益处……僧侣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于是我华夏是有害,可放之草原、高原却是有益无害啊!”

朱大皇帝笑着说道。

“譬如满清于蒙古,就是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极力提倡喇嘛教,建立寺院,尊重活佛,优待喇嘛,赐与特权,使蒙古民族迷信喇嘛达于极点,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税赋,等于是鼓励老百姓放弃生产、生活,出家当喇嘛……如此,才有了康熙那句直言不讳的话语——“建一庙胜养十万兵”。”

提及满清在蒙古的成就时,朱大皇帝的语气中尽是感叹,其实大明也修庙的,比如在青海,绝大多数寺庙都是明代修建的,大明对青海的喇嘛教自从洪武帝开始,就禀持“多封多建”政策,就是多封法王等头衔,多建寺院。为的也是借助寺院教化当地百姓。

只不过重教这个力量的显现是需要时间的,满清从17世纪末开始在内外蒙推崇喇嘛教,直到19世纪才显现效果,实现了对外蒙的完全控制。

““建一庙胜养十万兵”事实大抵也是如啊!”

左宗堂的感叹,让朱大皇帝笑道。

“满清如此,欧洲人大抵也是如此,欧洲殖民往往就是一手持枪,一手持圣经,军人征服之后,传教士跟进,枪炮征服的是土地,而重教育征服的是灵魂,美洲如此,其它各地也是如此,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