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二更,求订阅)

2月14日,大明,中都,皇宫。

“既然已经开战了,那么军事顾问团和情报网,就理应留在那里协助石军作战,这是朕的想法,诸位还有什么看法?”

刚刚过完四十八岁的朱大皇帝,虽然看似奔五了,可是他的身体依然极其强健,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现在他每天仍然可以轻松的跑完十公里,仍然可以大战小妖精,而且还是一群。

当然了,对于朱大皇帝来说,大战小妖精只不过是偶尔为之,作为帝国的皇帝,在过去的二十四年中,他从不曾懈怠过。

就像现在,在得知发生在中亚的变故之后,他在第一时间召集诸臣,他的目光威严地注视着他的臣子。顂

总理大臣钱德功恭敬地先开了口:

“陛下所言极是,石军不是没有胜算,俄国同样也是劳师远征,只要石氏能够最大限度地消耗入侵者的实力,臣以为还可以通过外交谈判来迫使俄国人作出让步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加强对他们援助,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援助,才能让俄国人了解到我们的态度,如果有必要的话,臣以为可以征召非洲军以志愿军的方式进入,总之一句话,如果帝国不想俄国人染指西域,就必须要在他们把手伸过去的瞬间,果断斩断其野心。”

陆军部尚书赵世绩建议道。

“赵卿家说得在理,就这么办。非洲军是帝国的武士刀,是时候让俄国人品尝一下这柄武士刀了!”

朱大皇帝显然已经不打算再询问其他人的意见。

尽管在过的十几年里,他把大量的权力交给了内阁,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意志权威性,相反,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帝国文官集团对皇权的依赖与忠诚是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程度。顂

帝国中枢截然不同于历朝,既不像满清那样被驯服成为皇权的奴隶,也不像明朝一样一家独大。它充分借鉴了吸取东方与西方的体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帝国的中枢。

“阿富汗那边怎么样?英国人方面同意咱们通过那里运输物资吗?”朱大皇帝提出新问题。

外交部尚书诸葛均忙应道:

“陛下,英国方面一直非常乐意见到我们因为宁远和俄国发生冲突,自然不介意我们假道阿富汗的援助宁远,但是因为之前宁远在镇压阿古柏以及浩罕时,所采用的清除政策,导致阿富汗方因为综教原因对其颇为警惕。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毕竟,阿富汗的外交是由英国负责,既然英印当局同意了,我们援助的武器当然可以通过阿富汗运抵宁远,最大的问题是当地交通条件是极度原始的,尤其是山地部落是否服从喀布尔的命令尚且存有疑问,毕竟当地山地部落几百年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而且其大都以抢劫为生,如果他们袭击了我们的运输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最重要的还是武器无法运抵,是否会影响到前线的战事,甚至造成俄国人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