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统万,攻防战术(4k)

无定河主寨夹河而设,北岸营寨占地比南岸营寨大上十倍,南岸营寨规模较小,只得五百多个营帐,以壕坑木栅为外重保护,设十二座箭楼,可容五千人。

如果只有此寨,远征军一攻即破,可是有对岸大寨呼应,却是另一回事。

北岸大寨,延绵十数里,东压鸡鹿塞,南指无定堡,合乎安营立寨备火警、止扰害、惜水草、申夜号、设灯火等诸般规条,成为侵略大军的宿营地和指挥部,扼守的是无定河区中游的战略要地。

靠着大量箭楼、战壕、陷坑的防护,两边均有足够自固和扼敌的功能,让突厥狼军列阵作战时有所倚托和保障,深合“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的兵家旨法。

强大的军事据点,与十里之外的统万城互成犄角之势,可令边防军望之生畏,犹豫从相对安全的城墙内,冒险出击是否值得。

看敌营眼下的威势,便知突厥人此次不仅仅是有备而来,且抱着长期作战的态度,意图凭借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推进消灭前方的远征军。

……

壮丽的星空下,一弯明月斜挂东边地平上,大地夜色浓重。

荒漠上一个个波浪般起伏的深黄色沙土丘,四面八方的从脚下延伸到天边,一丛丛的沙柳,或疏或密,无处不在地点缀着眼前由无垠沙土混成的黄色荒原,为它披上薄薄一层,又是百孔千疮的绿色轻衣,黄绿斑驳,形成统万原荒芜、苍寒、贫瘠的独特地貌。

沙漠地域的夜晚,降温的速度远比正常的气候要快得多,在行将入冬的季节里,只是日落了一两个时辰,就达到了可凝结坚冰的温度,环境严劣到一般军队根本没法行动的地步。

不过,有着足量的保暖衣物,以及各类机械烧煤产出的热量,有寇仲、徐子陵、杨公卿等人加入的两千精锐,借着夜色与起伏的地形,暗地里绕了个大圈,从侧后方扑向统万城,却并未被突厥人的斥候提前发现。

通过望远镜的远程探查,他们很快看到了黄朦朦的夜色下,统万城外数道半月形的大外围壕坑,又宽又深,包裹了东线南线,止于两边角楼。

坑外是堆起达三尺高、延绵整个壕坑的人工土丘,用的是从壕内掘出来的沙、泥和石,本身防御力弱,但配合壕坑,却能大幅加强壕堑障碍的功能,令敌人不敢鲁莽越坑,只可于壕外远距施射。

外围壕堑内各两道眉弯般的沙坑,一边接外堑,另一边止于隔墙,规模是外堑的一半,深不过四尺,作用在加强外堑的阻截力。

另外,还有数以千百计表面瞧不出来的浮沙坑,由水加沙和泥布置而成,一旦陷足,一时间肯定难以脱困,无论人马,还是车轮,均不例外。

目前看来,可能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这些防御工事虽看上去颇为普通,远不及统万城绵延千丈的白色高墙那般壮观,但实用性却丝毫不弱,对远征军的主力,也就是重型战车限制极大。

此外,由于荒漠沙尘飘飞不止的缘故,密封性不足的精密武器极易出现故障,造成不利的影响。

拐过一座遮挡视角的土丘,可以见到城外一座坚堡的附近,堆积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石块,且每一块都有着尖锐的棱角状部位,乃是突厥人收集得来,准备在白天用来打造石障防线的物品。

若是在正式的作战中,想要清理前方一大片间隔五六尺、仅容人马通过的固定石障,以得到战车顺利推进的路径,显然得付出额外的代价,让工兵们成为突厥骑兵的靶子。

虽然早已对突厥人的手段有所预料,但侦查到这几条防线,明晓对方战略的寇仲等人,仍是暗暗心惊,并决定立即启动新研制出的高端武器,展开强而有力的夜间突袭。

“纵火飞鸢”、“裂城级超级重弩”、“震撼干扰仪”,此为这支精锐将要运用到的军械名称,并将对城内城外突厥守军造成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

……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