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章 道士修士,竟短论长

公子世无双 张采臣 2469 字 2022-11-10

钟小庚笑得很淡然,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这么些年鹰潭山几乎要因为难以度日而香火断绝,在他接掌道教之前,山上的道士都是勒紧了裤腰带饥一顿、饱一顿地勉强过日子,甚至一度沦落到跟山里松鼠抢果子吃的凄惨地步,直到孙澄音上山修行,暗中得了江州都督府的接济才逐渐好转,不管怎么说,香火有了恢复鼎盛的苗头总是好事,“道家神仙跟白马禅寺的佛陀不同,你有三分修持,神灵便有七分感应。”

这句话算是让几名香客都心里一定,互相对视一眼,还是那位气度不俗的老者开了口,试探着问道:“我瞧鹰潭山上不少屋舍楼台都有些年久失修,我等几人愿意凑一笔香火钱用于修缮,五六万两银子聊表心意,不知可否烦请道长引见一下掌教真人?”

钟小庚不置可否,只温声道:“诸位有向道之心即可,掌教见不见无妨,道家神仙受香火不受银钱,那些银子可用于在山腰处修建数百间屋舍,诸位日后若是想上山小住寻个清静,只要不耽误山上弟子们修行,尽可自便。”

几名香客大喜过望,没想到花小钱办了大事,江州地处大周东南,一旦越秀剑阁挡不住凶兽北上的势头,江州极有可能受其祸害,能携家带口躲到鹰潭山上,总比待在城里坐以待毙来得踏实。

现在连苍山剑派的修士都赶赴雍州去帮那位以身报国的司天监老公爷,便是开出再高的价码,也请不来三境以上的修士做护卫,他们近些日子可都听说了,道家祖庭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山上道士是有真本事的,以前不当回事的掌教真人竟然是能深入南疆斩杀凶兽的五境高人,有这么一尊活着的真神坐镇,也许真能买个平安。

几名香客欣喜对视一笑,再转过头来却发现,刚才还在身边的那位年老道士,竟不知何时悄然没了踪迹,恍惚间以为碰上了神仙显灵点化,短暂的愕然之后,几人坐在树下低声商议,原本是准备每人出一万两银子探探鹰潭山的态度,这回得了准话,一万两拿出手就难免有些小气,狠了狠心,几人立刻转头吩咐各自随从下山回家取银票,凑够二十万两白银,既要按神仙交代在山腰地势平坦处修建以后居住的屋舍,也要修缮破败道观,三分修持就有七分感应,金银总归是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咱们愿意出七分修持,换活神仙十成护佑。

一步跨出百丈有余的钟小庚始终曲肘伸手平托着那个小包袱,转到香客们不知路径的清静后山,推门迈进一座不大的小院子,青砖垒就的围墙上长出不少看着喜人的青草,细长叶子微微在沁人心脾的清风中摇晃,被晚春一场小雨冲洗过的黑瓦上一尘不染,钟小庚笑着摇摇头,心远地自偏,不是住的地方偏僻就算是出世了,出尘出尘,踏出万丈红尘比道门先祖的驾鹤飞升还难。

孙澄音捧着本纸张泛黄的《清静经》闲坐在院子里一块磨盘上,一身素净绣着云纹的青色道袍映衬得嘴角含笑的英俊面庞更显出众,脚边匍匐着一黑一白两只兔子,眯着眼拿后腿蹬着搔痒,憨态可掬。

见掌教进门,在山上山下都身份不俗的孙澄音卷起经书站起身来稽手行礼,“山上香客不少,师父怎么有闲暇来了?”

钟小庚嗯了声,没有半点道家祖庭掌教该有架子,走上前看了眼不为所动的两只兔子,也坐在磨盘上,随手把青布裹成的小包袱放在腿边,看着身姿挺拔已然四境修为的弟子,沉默片刻才道:“为师去了趟山下,见过你爷爷一面,景祯皇帝下旨封六皇子李敬廷为宁王,封地就在江州。”

孙澄音略带不屑地笑了声,道:“这事弟子已经知道了。帝王心术,果然好算计,把江州给了我那表兄做封地,封号为宁,既免了京都夺嫡的风波,又用这一个宁字敲打孙家不可轻举妄动,恬静无为曰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倒也巧了,合了咱们道家教义。”

钟小庚没有顺着他往下说,而是拿起小包袱解开,露出里面四四方方黑漆漆一块木印,顶上镶嵌一枚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瑞兽麒麟,刀法古朴大巧不工,四面各自阳雕着紫微讳、雷祖讳,孙澄音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道家祖庭传承久远的天师印,自古就作为掌教信物,平日供奉在三清大殿中轻易不可动用,讶然道:“天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