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话说当初他在讨董联盟当盟主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这个公孙伯圭居然这么猛呢?

讨董联盟散了之后,袁绍便回到了渤海继续当他的渤海太守,只是以袁绍的志向,又岂会满足当一个渤海太守?

在麾下谋士的出谋划策之下,袁绍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富庶的冀州上面。

当时的冀州牧韩馥,说好听点是为人宽厚,说不好听的就是性格懦弱,没有主见,因此袁绍便把主意打到了冀州上。

不过,单凭袁绍当时的实力,想要拿下冀州,还是挺困难的,于是,袁绍麾下的谋士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借势。

那么借谁的势呢?

袁绍选择了公孙瓒。

当时公孙瓒刚打完胡人,正处于无事可做的贤者时间。

于是袁绍就派人找到了公孙瓒,提议让公孙瓒派兵做出一副攻打冀州的样子,他则是作为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冀州。

事成之后,他们二人平分冀州。

话说的很好,公孙瓒也派兵了,但是其实袁绍根本不是这个打算。

公孙瓒大军压境,生性懦弱的韩馥顿时就慌了神,这个时候袁绍就派人去游说韩馥,说什么公孙瓒大军压境,难以阻挡,如今渤海太守袁绍,四世三公之后,素有名望,使君不如把这冀州让给袁绍,让他来抵挡公孙瓒。

然后韩馥就信了。

就这样,袁绍兵不血刃的得了冀州。

然后袁绍就和公孙瓒翻脸了。

虽然说我们说好了里应外合,平分冀州,但是你根本没出力,我为什么要白白给你半个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