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虔也表示过,赳赳老秦,人人敢死。

士卒无粮无兵无甲,敢奋勇争先,栎阳令为了省军粮,竟然活活饿死。

一个经济穷弱,但人心思齐,武德充沛的秦国就树立起来了……

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个情况有点眼熟,很像当初我们刚建国的时候。

没错,《大秦帝国—裂变》很多情节都有建国初的影子,少梁之战,某种意义上更像是战国版的抗美援朝。

缺衣少粮,但是精气神足,敢硬杠天下霸主。

而在历史上,秦国并没有电视剧那么惨,当时虽然不富,但经过秦献公的励精图治,国力在诸国中也算是中等。

少梁之战,虽然没拿下河西之地,但却大胜魏国,主帅公叔痤也确实被俘虏了。

后世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没把秦献公算进去,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也有人说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是平辈,然后从秦献公往下顺。

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只当了三天秦王的秦孝文王——秦异人,一共正好六世。

不过话说回来,《大秦帝国》毕竟是影视作品,肯定要做一些艺术渲染,只要不胡乱篡改历史,些许的改变是能够容忍的。

历史是真实的,既有曲折也有平淡,但是电视剧要收视率,情节有铺垫、高潮、结尾,就肯定不能严格按照历史这么拍。

所以,对待历史正剧,可以去讨论电视剧情节和真实历史的不同,但不能死磕某些改编情节非说不符合历史。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抛开六老师的立场不谈,这句话的本身却是一点毛病没有。

很多所谓的历史古装剧为什么被观众狂喷,就是没有把上诉这四个词区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