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韩连翘走过正在改建的中心大街,进了做木工那条街,她只睡木chuáng,别的睡着不舒服。

韩连翘随意进了家店,她也不问哪家师傅木工活好,能开店的手艺都不差,这时代,人靠手艺吃饭,木工活好坏那是关乎招牌的事,不会为了百八十块砸了名声。

“姑娘,你说这chuáng材料?”木工师傅师傅有点黑看起来很憨厚。

“师傅包全,chuáng也不要太大,再打个柜子,先快些把chuáng做出来,”韩连翘韩木工师傅比划了chuáng的大小。

“很急吗?我那有张现chuáng要不要看看,”见韩连翘点头,木工师傅就拍拍身上的木屑往另间屋走去。

“这chuáng比你要的大一点,”木工师傅随手把放在上面的杂物推开。

就是普通的橡木chuáng,比在学校的单人chuáng大些又比在家里的双人chuáng小些,上面也没有花纹,总的来讲就是结实朴素。

“是别人定的,偏偏又不要了,这尺寸又不想卖出去,我也不多收你的,加个柜子一共一百八,”木工师傅肯定不想家具砸手里,说了个低价,虽然赚的不多但比亏了qiáng。

“再便宜点,我要的衣柜又不大,又不雕花,你也费不了多大的劲,”韩连翘还是压了压价,现在她吃自己存的老本,那经书至少要绣两个月,吃喝要花钱,现在能省一分是一分。

“一百六十五,价格实在不能再低了,这是最低的价,”想必木工师傅很想把chuáng卖出去,咬咬牙,又降低了十五块。

“行,多谢师傅了,”价格比预期低了不少,韩连翘见好就收,诚心诚意的道谢,不过木工师傅徒弟送货去了,估计要下午两点钟才能把chuáng送到韩连翘那。

只要今天送的过来,韩连翘也不急,在师傅递过来的白纸上写地址。

又来了一位胖大婶来询问木工师傅她给女儿订制的chuáng,得知明天就能jiāo货,胖大婶又在说些自己的“独门”消息。

最近下海或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省城有好几家工厂就倒闭了,中心大附近有一家工艺品厂,也就是胖大婶上班的地方,上头消息说是厂子马上就要拆了,为了顺应时代步伐政府出台了改造中心大街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年年亏损的工艺品厂。

韩连翘也知道,这一届chūn熙市的领导那是怀着饱满的激情,要改造一条商业街,推动chūn熙市经济腾飞的,韩连翘上辈子死前也没实现。

规划图出来后,修在正街,占地颇大的工艺品厂,就要面临拆迁的命运,韩连翘知道政府在郊区划了十亩地给厂子,可厂子被拆后,换届时这一届领导走了,下一届来的领导又拿不出钱来修建新厂,随着领导一届一届走,国内经济也在飞速发展着,物价越来越高,修新厂的预算也随着物价在增,修来修去,工艺品厂终于被时代抛弃了,在原址上也没修出个什么。

韩连翘也没打这块地的主意,政府划走的,你拼得过吗?她要的是离的不远的纸厂,将原工艺美术厂被拆迁推平后,上一届领导的城市改革计划早就被搁浅,这一届领导根本无力盖一个工厂出来,新的商城计划,无法招商,在正街上几千平方米的土地,只能拿工程布遮起来,就这么放了好多年。

她都想好了,经书jiāo了,把房子过了户就拿贷款去把一片地承包下来,建个商场,把商铺租出去,房租一年也能落下不少,自己也可以留下个铺子开服装店。

chūn熙市下有五个供销社而省城则有个百货大楼,卖的衣裳不是灰的,就是蓝的,要么就是布的,根本没有洋派的衣服。

在东都带回来哪怕一条围巾都能引起众人围观,而那人也能炫耀好些天,更别说韩连翘打算直接在东都进贷。

这就是重生的好处,韩连翘知道再过不久,也就是今天九月份,chūn熙市通往东都的公路会正式开工,这条长达三百公里的公路一旦修成,会将不流行落后的chūn熙市与东都的距离缩短到两个小时,过去从chūn熙市到东都坐火车要二十六个小时,坐汽车以每小时六十迈的速度算,大约要走十二个小时,公路修好后,坐汽车只要五、六个小时,到时货源不必愁,当然必须抢先才能有客源,不然有别人也开了,自然赚不了多久。

光用想的,韩连翘就觉得未来钱源滚滚。

第四十九章 伍嘉成

韩连翘就一直住在“鸿祥”小区的房子里,因为没有煮饭的厨具,所以除了吃饭会出去外,其余时间韩连翘就天天宅在家里绣佛像。

“唔,”韩连翘揉揉僵硬的肩膀和手指,站起来往远处看,那是一大片绿树,长时间盯着绣布,眼睛又gān又酸涩,韩连翘会绣上两个小时然后放松一下,不然眼睛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