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我知道,”韩连毅倒是没什么反应,好歹跟霍唯呆了好些年,知道这人看重大局,没有那么在乎前期的投入,也因为霍唯手底的员工恨不得为他肝脑涂地,毕竟遇到一个支持理解自己的老板真的不容易,更多的老板最为抠搜,也最喜欢不懂装懂,想到霍唯计划剪去的那些产业,明明眼前利益还是很大,并没有亏损,但除了刚开始有些人反对外,现在公司的大多数管理层次人员还是选择听从霍唯的安排。

国贸大厦二期及三期工程招标的消息一出来,哗然声一大片,谁都知道,只要国贸大厦一修好,它所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是整个城市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全市的经济和金融的重心,而且会带动整片地区的经济,说直白的,就是只要你拥有在这里的一套房子,你下半辈子就不需要工作了,不说卖房子,就是把房子租出去就足够日常花销了,所以京都的人们都意识到好的政策要落实在这里了,往后的经济就会跟沿海地区那边一样像插了翅膀似的往上飞了,jī,被子都是农民的人成了拆迁户,拥有大发的钞票,简直是发财了。

也因此即使现在计划修建国贸大厦的那片区域人流量不大,显得并没有那么繁华,但是大家都好像可以透过它现在破烂的表象看出他以后成为金疙瘩的景象,日进斗金不是梦。

当然这只是小老百姓关注的点,他们会羡慕在那里拥有房产的人,幻想一下自己所在的地方开发,而拥有足够资金实力的大佬们则更关心谁能揽下这工程,带给自己最大的利益。

霍唯给出的投标报价是72亿,在给出报价的六家公司中,价格最高,但也高不到哪去,毕竟在商言商,每一分钱都要算的仔仔细细,可以在必须花费的金额上多加一点,但也要避免làng费,如果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的话,那就表明所收回来的利益则会更多。

而明知道这块蛋糕会带来巨大收益的孟景灏和李雪梅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百年一遇的好机会,他们尽可能的筹集了很多资金,满以为自己会拔得头筹,但是当投标价格曝出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输给了霍唯?而且更气的仅仅只有五千万的差价。

孟景灏找到李雪莹满脸不敢置信地质问,“你当初不是跟我说霍唯现在公司的流动资金根本争不过我们吗?所以我才听你的,找来那些想要进入国内市场的洋鬼子们,签了一大堆苛刻条件,就是为了保证能够成功的拿下国贸工程,但是你现在看看这结果。”

李雪莹并不为孟景灏气势汹汹的所动,反而地坐在沙发上,死死的盯着手上那份写着霍唯公司中标的报告,可以说那个公司是在她手上得到快速发展的,对于可提取出来的流动资金她大概也能推算的出来多少金额,可是-七十二亿,他们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孟景灏才不管李雪莹在想什么,反而觉得自己快要疯了,基于对李雪莹的信任再加上也确实眼热国贸工程修好后带来的巨大利益,他拿出自己和家里人所有流动资金,甚至达抵押了部分公司股份从银行贷款,当初为了说服那些洋鬼子合作投资,他还装了那么久的孙子,咬着牙答应那么多苛刻条件,好不容易筹集到七十一亿零五千万的资金,结果现在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全他妈当水漂了。

等孟景灏恨的咬牙切齿的时候,韩连翘脑子里才灵光一闪,“霍唯他们那七十二亿肯定是跟我们一样倾尽全力,或者打算卖股份……”

“卖股份?”孟景灏眼神微闪,对于霍唯手中那些日进斗金的产业,他自然也是眼热不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轻易的接纳李雪莹且给予她仅次于自己最高待遇的原因,“说的也是,要知道七十二亿拿出来,至少三、四年无法带来收益,那么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想到可以接收那些收益不菲且已经走上正规的产业,孟景灏的心更加火热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扔饵

也许是挽尊,李雪莹并没有对这次失利表现得如孟景灏那般qiáng烈,至于心里怎么想到从她手心掐出来的指甲印就知道没她表面上这般云淡风轻,毕竟她以前是依附于霍唯,对于别人来说,她拿到的钱很多,但李雪莹并不甘心,因为她觉得这些项目都是她开发的,就算是她拿大头也不为过,可现在却只是小小的一点分红。

说实话,对自己人霍唯一向大方,虽然有很多李雪莹坚持要做的项目最后都证明眼光没错,但前期短则几个月,长则三五载甚至更久都是不停的在往里面砸钱,可以说这些钱全是霍唯投资的,也正因此从小就不缺钱的霍唯那段时间穷的都卖车了,压力可以说全是他扛起的,再说他也是个商人,该你得的,一分不少,该他拿的,绝不会少拿,而且公司采取的是多劳多得这一方法,并且每一位员工也有一份高于市价的“无责底薪”的保障,绝不会说让某个人吃亏,或者工资不够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