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638 字 2022-11-11

一个个走过来察看。

如果不是今天武则天前来,这些人立即会找出王画这件瓷器的若干毛病。这个太容易了,许多国人就喜欢做这个事情,本来一个好好的事,如果让他挑,挑到最后比秦桧做下的事情还会更恶劣。但现在不行了,况且身前就站着李裹儿与两位红透了天的张大人。

过了半天,一个匠师说道:“能不能让仆说一句。”

说吧,总得有一个结果吧,后面还有好几件瓷器在等着评选呢。

这个匠师说道:“如果论造工,王二郎这件瓷器做工的确很精美,但是它没有后面这件瓷器温润。因此仆斗胆说一句,这两件瓷器平手如何?”

实际上李裹儿对这个也不太懂,她看着张易之。张易之笑笑,对瓷器的胎釉他也许不精通,但对于美观,还是内行的。虽然这个匠师说得有些偏颇,但也有点道理儿。于是点头。

对于这个结果,也在王画意料当中。虽然这件瓷器的原样,已经被立为中国古代名瓷之一。特别是做工与体积,王画分层着釉,这不是画图画,釉面进入炉窑后会产生变化的,正好将这种变化控制住,产生这样精美的图案,难度高了数倍。但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确实很粗犷,没有“瓷玉”那种温润感。这还是他用了定釉的手法,相比于原件,颜色已经变得柔和许多。

他也点了一下头,算同意了。

那边郑四郎同时也点头,平手就已经勉强了,不看到人家的体积与图案?

王画再次挥手示意,第二件瓷器端入场内。

小姑娘打开漆箱,这件瓷器相比于刚才的那件,体积要小得多了。这是一件茶叶末釉出戟花觚。这个花觚可不是花壶,在明朝以前,人们称它为尊,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尊是一种酒器,在祭祀上是牺象山罍的。不过随着明朝瓷器的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经过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的发展,花觚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朝的北方瓷窑的黑釉,宋代有少量生产,以后基本断烧,清代雍正官窑复烧,但是底色有偏重、偏黄或偏绿,此件花觚偏黄。茶叶末釉系厂官釉的一种。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调有多种变化,有的似鳝鱼腹际色,俗称“鳝鱼黄”,有的像茶叶研成的细末之色,俗称“茶叶末”,此花觚上的釉即可称作茶叶末釉。但到了乾隆年间,又以偏绿色为主,又称蟹壳青。

这件花觚高约二十公分,长直身,喇叭口,腰节环状束腰,节下出戢,外壁台阶足,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色莹润光亮,在阳光的照射下,就象一个优雅的文人墨客,古朴而又雅致。

众人看了啧啧惊奇,今天算开了眼界了,特别是巩县那些窑主与技工们,多会看过这样优美的瓷器。虽然对郑家这次行为不耻,但也感谢郑家,如果不是郑家这一逼,这些瓷器恐怕是自己这些人一生也没有眼福看到的。

武则天也呵呵一乐,这个小家伙在制器上的天赋确实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难怪他明知道有可能这场比赛会很不公平,还要应约参战。同时她也看到了瓷器后面站着的小姑娘,再次一乐。这个小姑娘头戴方帕,身穿一身短衣,就象一个采茶女站在哪里。

然而郑四郎眉头却皱了起来。

王画拿出的第一件瓷器,还好一点,虽然做工精良,但还是在原来两种瓷器上的升华。但这件瓷器明显又是另外一种类型的瓷器了,他不由地狐疑看着第三件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