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541 字 2022-11-11

王画命人拿上一件瓷器,这是一件青花瓷,仿制成化青著名瓷器青花楼台人物纹大罐制成的。

提起青花瓷都会想到元青花,特别是其中的大件,价格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但元青花也好,还是元朝的其他瓷器也好,从工艺价值上来说,它夹杂在宋明两个制瓷高峰中间,起的只是一个启上承下的作用。元代中晚期烧出的元青花、释里红、钴蓝釉、铜墙铁壁红釉、卵白釉等品种为以后明朝各种彩瓷繁荣奠定了一个强大的基础。但工艺肯定是不及明朝的,包括元青花在内。

两者风格也截然不同,元青花粗犷豪放,明青花则变得精巧轻盈。这个由粗变细的过程标志点就在成化青花。这时候烧制的青花瓷无论是瓶罐炉盒,还是碗杯碟盘,即使是大罐大盘,也有一种灵秀之气扑面而来。

还有一个特色,成化青花有许多官窑在继续使苏麻离青料,但也开始使用江西乐平县所产的国料陂塘青,也叫平等青。这又是一种青花料,与南洋以及西亚的青料亮艳相比,国内的青料大多数色泽灰暗。但陂塘青颜色却十分清淡典雅,草席中闪灰,呈色稳定平静。可惜王画派了许多人,明显乐平县就在景德镇境内,可一直没有找出这种青料,因此还在继续用着那种灰暗的国产青。

这件大罐王画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直口、短颈、卧足平底、通体绘五组纹饰,从颈部开始,依次是梅花锦纹、缠枝花卉纹、璎珞纹、楼阁高士纹、变形莲掰纹。线条纤细柔和,卷云命畅工整,构图疏密有致,人物更是形象生动逼真。唯独让王画不满的还是输在青料上了。可是他去江南时间有限,因此没有办法带着人寻找青料。

看着这件瓷器拿出来,王画心里想道,是不是从大食商人哪里想想办法?

王画心中这是最差的瓷器,但这样一个大件罐拿出来,再加上精美的图案,还是引起了众人的啧啧惊奇。

王画伸了一下手,对莫贺干说道:“到你了。”

莫贺干笑了一下。他脑海里在想着今年春天,在河北那两个文士第二次与他的大汗默啜相会所讲的话。对于他们说的用那个什么四凤引诱王画进入漠北,没有一个当作一回事。就是王画同意,他的血营也不会同意为了一个女子冒这么大风险。

但两个文士所说的另一番话给了他们一些启迪。这两个人直接说了,靠抢掠能得到多少财富,主要还是要让唐朝人自己将财富交出来。别的不说,两个文士算了一下王画出售的瓷窑与现在南方瓷窑两处一年的收入,接近二十万贯!所需的人力不过几百个工人,这可以在大草原上买到一万多匹战马,三万多名奴隶,还是强壮的奴隶。

而这两个文士自己也代表着他们主人,孝敬了十万贯钱,仅仅只为从他们大汗手里得到五百名强壮的士兵,以及一些简陋的武器。

因此这次拼比,就是输了,突厥人也得到一些好处,比如让唐朝人认识到突厥也会有好东西,以后就会从他们手中购买。这将会为突厥人增加收入。

他挥了一下手,一个人也拿出来一件瓷器,这是一个莲花纹梅瓶,除了莲花纹外,还有秀亭的几朵莲花图,图案与王画这件瓷器相比,稍逊一筹,甚至连瓷胎也不及王画这件瓷器的瓷胎白。可胜在青色,这种明艳的青色似乎要从瓶子上滴下来。

王画低声道:“勃泥青!”

然后站起来细细观看,应当来说,这两件瓷器各有风骚,不相上下。但王画在细细观察它的风格,一会儿王画就断定它是从越窑出来的。有许多明显的特征,比如转接处的处理手法轻巧熟练,这是也越窑瓷在唐朝时胜过定窑的地方之一。还有花纹的雕刻手法,北方人更大气一点,但南方窑花纹都比较纤细富丽。以及它的造型还有上釉手段。

尽管越窑现在还是继续烧青瓷,但这件瓷器无疑是越窑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