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407 字 2022-11-11

可这也是他想一下,李显也不会同意,如果那样做,估计都有大臣进谏了。

还有一个职位,那就是昭文馆学士,这是一个五品上的职位。也是一个冷门的衙门。

其实后来人们更加熟悉唐朝的是翰林院学士,不过翰林学士由来还要到后面几十年,后是玄宗设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后来又因为中书事务繁多,文书壅滞,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到开元二十六年,才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演变到后来,因为翰林学士与皇帝经常得以亲近,权利越来越重,被称为内相。

最有争议的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是不是翰林学士。肯定不是的,翰林供奉与供奉翰林是两回事,玄宗四年前重组后已经没有了翰林供奉之职,如果李白是提前四年做了翰林供奉,也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等于是翰林学士。这一个颠倒,两种性质了,而这个职位更没有草诏掌内命的权利,说白了就是一个玩官,陪皇帝开心的。

翰林学士本身也没有官品,他们的官品是在朝堂上另一个职位,从六部尚书到校书郎,只要有学问皆可以得选。

除了翰林学士,还有一个集贤殿学士,这也是中书省主管的一个部门。可同样也是玄宗时设立的,现在还没有出现。

在李治病重时,唐朝又设立了一个北门学士,这是因为武则天深居内宫,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政权的产物,这些学士等于是武则天智囊。不过随着武则天登基后,这个职位再次冷落下去。

昭文馆就是原来的弘文馆,因为李显避太子李弘的名讳刚刚改名的。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还有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不过学生人数很少,都是皇族贵戚与超品高官弟子,还有校书郎,掌校典籍。但在朝堂上有制度沿革与礼仪轻重时,昭文馆学士可以参议。

还是一个闲职,不过比原来的秘书少监实质的权责稍微大一点。

看到王画这份坚持后,大家再次哭笑不得。

不过没有办法,王画总要安排下去,只有安排了王画,才能决定血营何去何从,不然血字营军队一天不撤离洛阳,也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最后李显也啼笑皆非地下旨,让王画先担任昭文馆学士。

随后又下旨让武三思再次监任营督之职,可做了一些变动,武三思与王画一样,有命令血营权利,只是手段换成遥控指挥。还有血字营还是如先前一样,开赴鄯州一带,但要随时听候朝廷指挥,拱卫的也只是从凉州到兰州、洮洲这一个小圈子安危,目标还是防止吐蕃人,可因为限制从一支特种部队与机动部队,成了一个地方驻军性质了。

只有一点,对血字营将领没有做其他调动。

武则天的默认,血字营退却,更多部队也随着开赴原来的驻所,终于让洛阳百姓全都安下心来。

可随着大家又发现了另一件事,按照王画的逻辑,不管出于什么目标,只要是臣子,就不应当参与废立皇帝之举。他也用实际行动做了表达,从一个三品将领,一下子掉到了一个五品冷门衙门,如果按唐朝规矩算,基本每个品级分为正从,正从又分为上下,王画等于自己降了五六级了。同时公爵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