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玩唐[校对版] 午后方晴 1262 字 2022-11-11

可是随着争议声越大,传播却越快,情形如同后世的炒作。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拼音,并不是每一个都守旧的,很快就有发现了这种拼音的好处,在教导学生时,也偷偷的采用。

但王画在算术上很用心的,教了代数后,又教了几何,而且还制作出标准的直尺、三角尺与圆规,为了使画图更加标准,还找来石墨制作了粗制滥造的铅笔。小时候他用铅笔不觉得,到他自己制作时,才知道制作的艰难。

可他没有说,这铅笔也能写字的,不过随着有人用来画图,早晚会发现用硬笔写字的好处。

虽然他似乎用了心,可他还不是一个当老师的好材料,教导速度很快,这些小屁孩们到后来都听得不太懂,但听懂的人太多了。更多的学者发现了这种新数学的妙用,无疑王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暂新的世界。

他们不但用笔将王画讲解记下来,而且细细的领会分析,然后又对以前的算术经义作补充。或者撰写新的算术书籍。

直到这时候,国子监当初的几位博士才放出风声,伪《尚书》就是王画发现的。

这让更多百姓忽然才想起王画的另一个身份,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才子。

王画身上另一件事件,也引起了谈论,制作九州之鼎。

不过让很多人感到奇怪,开始时,王画只是召集了自己家中几个瓷窑上的大师父,这一点也能理解,他说过有瓷器的东西在里面。同时也让朝廷下旨召集了一些铸铜能工巧匠,也能理解,主要就是铜器嘛。

但更让人感到奇怪,所有工匠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个人。这不是制作一件普通的铜器,而是九州之鼎,而且他自己也说过是器中之王,固王权,定疆域,扬教化,禀正气,弘文学,开思路。

不用说,这一项工程不小,可只召集了这几十个工匠,能制作什么东西。其至王画在朝廷特地划下的一块制鼎的地方,只去了几次,然后几乎不管不问。

这引起了许多猜疑。

天气热了起来,王画从昭文馆回来,可是家中来了一个客人。

这段时间王画几乎处在一种隐居状态,早朝是没有上过,平时也没有与任何一个官员交往。李显还问过一次,让他用话语搪塞了。

不过李显问也会问的,毕竟从王画少年时,就受到各方关注,可他心里面有没有想过王画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人才了,估计很有问题了。或者他本人对王画这种态度还很欢迎。

毕竟王画对他母亲忠心,不算是一件坏事,做臣子的不忠心主子,难道想造反啊。王画也不会造反的,这一点他同样也知道。可是他就怕王画太忠心他母亲了,忠到最后,看自己母亲困在上阳宫,想让她再次上位,那就有麻烦了。

他将王画看得太低了,不过一个人的能力,所能看到的问题都是有限的,比如一只麻雀能知道大雁的眼际与志向么?王画才不会犯这个傻。这时候大局已定,扶佐武则天重新上位?